|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3-12-19 09:29 编辑
这个题目纯属吸引眼球, 制造热点, 你认真你就输了 .
先看录像, 从面条雪大侠帖子里抄袭的
Bode:
http://youtu.be/M7aAEGNJzzo
Ted:
http://youtu.be/jvdmpCqR-xM
仔细比较二人的技术特点, 主要差别在于一个弯的启动部分, 这个技术差别决定了Bode追不上Ted, 这辈子基本没戏了, 老婆再漂亮也没戏.
Bode换刃过程: 收缩外脚->释放压力->弹起->蹬出 + 换刃 + pivoting->刻划 ( 内脚收缩不够, 屁股离地有点远)
Ted换刃过程: 收缩外脚->释放压力->弹起->换刃->如果必须则pivoting->刻划 ( 内脚强力收缩, 外脚伸长, 屁股几乎贴地)
显然, Bode采纳了CSIA的早蹬腿, 早加压的理念. 这个理念对竞技滑雪是致命的. 蹬腿加压, 雪板强力切入雪中, 蹬起千层雪, 我们说过, 搓雪就是减速, 减速就是落后. 蹬腿还必然伴随Pivoting, 导致入弯那一刻雪花四溅, 又是减速.
雪板弯曲积蓄的弹性势能, 帮助Bode弹起, 蹬腿换刃. 势能不够, 或者释放不集中, 都会弹不起来, 导致雪板卡在雪中蹬不出去, 拌蒜摔倒, 这应该是Bode最常见的摔倒方式.
Ted暗合了PMTS的阴柔理念. 主要靠强力收缩内脚来完成换刃过程, 外脚尽量不主动蹬出, 而是随着弯伸长. 这是很重要的压雪花技术. 跟跳水一样, 减少溅起的雪花, 就是胜利. 每一粒飞溅的雪花, 带走的就是一份能量, 就是一点宝贵的速度.
弹起对Ted来讲, 是个负能量, 因为落地时也会溅起雪花, 要尽量避免的. Pivoting也同样是负能量. 但是某些急弯, 弹起Pivoting很难避免, 就看谁压雪花技术高了, 而Bode根本不在这个层面上.
但速度太快, 或转弯半径很小时, 离心力过大, 雪面无法支撑接近水平角度的推雪, Ted就会侧滑出去. 这种情况, 用点Pivoting就不可避免了.
换个娱乐滑雪的角度看, 咱就是要控制速度, 或者说减速, 缺点看起来就是优点了. 早蹬腿更加符合人类的本能冲动, 容易掌握. 蹬腿搓雪, 让咱不那么难看的先减速, 再漂亮的刻划. 八字时隐时现也有这个原因.
老怪鼓吹Ted式换刃, 必然有个控制速度的难题. 于是他建议先斜着向上横向扫雪, 再开始入弯刻划, 从而划出一串小括号来. 这个难度有点大啊. 于是他又鼓吹TFR (2-footed-release), TFR外脚扫雪成分很多. 奈何TFR更难掌握呢.
顺便说一句, 市面上流行说Carving不会减速, 只会越来越快. 这个不尽准确. 刻滑雪板也要受侧向压力, 切入雪中也要推起雪花, 尤其入弯最明显. 推起雪花就会减速, 只是减速相对较少而已. Carving弧度越小, 减速就越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