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ovement assessment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3-4-10 10:21:40 | 只看该作者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4-10 11:15
对于CA,我认同老怪,CA不同于Counter Rotation, 不同于Anticipation Rotation.
CA的反义词是Squre。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45度切fall line 的香蕉弯, 永远面对山下是可以实现的.

再满的圆弧, 永远面山下是极大多数的人不可能做到的

点评

怕撞树  发表于 2013-4-10 13:03
why want 永远面山下?  发表于 2013-4-10 11:35
arc的外侧,用山上山下表述太僵硬了好像  发表于 2013-4-10 10:36
112#
发表于 2013-4-10 10:29:27 | 只看该作者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3-4-9 22:01




这里是HH的把脉视频, 你们不好好做作业, 可惜了

点评

教主V5!miller的确典型的a frame啊  发表于 2013-4-10 10:35
113#
发表于 2013-4-10 10:3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ckmoteur 于 2013-4-10 11:37 编辑

好吧,俄再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即Marcel Hirscher,究竟有没有跳过High-c?

HH的blog的说法,是Hirscher对他的pmts做了按步就班的实施。俄看了半天,觉得cb和ca的确是这样,但在tipping入刃只一点上,觉得未必。

首先,看HH的言论:



-Tip the lower ski toward it's little toe edge before putting the upper ski on edge.
Don't move your upper body, keep it facing the same way as you were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turn, until you set the new outside ski on edge.

-Keep the skis pointed toward a target to the side of the slope, straight ahead. Do not turn your skis or pivot your skis. Just tip them onto new edge angles with the lower body.

-Stay bent and keep your skis light until you are in the falline.

-Notice how he has changed ski angles, with his retraction and leg tipping, yet has not changed direction. Lower level skiers and racers, will try to pivot and turn the skis here.

但,看Marcel Hirscher的slalom的一个视频:



我看到的正相反,Hirscher在入刃这一点上,似乎恰好是跳过High-c,pivot,在apex入刃!跟前面chalpha大侠发的那个奥地利的demo完全一样(Hirscher就是奥地利的吧)。

跳过High-c,落地瞬间其实是搓……

HH非常反对说racing的技术必须跳,才举了这个例子。但他的作法,似乎是断章取义,取个对自己有利的瞬间截图,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但从另一方面说,指摘HH投了奥地利的技术,从这里看似乎未必啊。上半身的扭,是奥地利的么?应该是老式的canadian/北美技术吧?

tipping入刃,或者只是对steering的一个小小改动吧,说白了还是canadian技术的某种发展,是不是这样?

后面两条纯属瞎猜,惶恐惶恐。

点评

小弯跳过high c正常,跳过low c也正常,其实只要有中间那段就可以啦  发表于 2013-4-11 20:36
用GS上是减速, 用SL上实际上是加速变弯. 嘿嘿  发表于 2013-4-10 11:18
看Hirscher的视频,他只是跳过了High-c,在apex入刃,还有半个arc的carving。但这是slalom。瓜嫩那个是gs,或者是相同作法在不同场合的变化?  发表于 2013-4-10 11:08
瓜嫩真是活字典,头都大了……但好像还有一定的区别……嫩这个stivoting真的是z字弯啊,根本没有arc,转过来,往下skiding那种……  发表于 2013-4-10 11:03
Stivot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EUWDsQ1LLI  发表于 2013-4-10 10:55
在空中,以脚为轴心,转双板,也是pivot吧?教主有关于HH和奥地利关系的资料可以分享一下么,多谢!  发表于 2013-4-10 10:47
racer里面不成体统的弯太多了, 我以为这和休闲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坡上一看谁是racer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发表于 2013-4-10 10:44
BTW: HH很自豪是个奥地利人, 如果你问他:你滑的风格和奥地利的一样, 他会很高兴得  发表于 2013-4-10 10:39
那个不叫pivot, 有个新名词, 我忘了, jluo大侠应该记得  发表于 2013-4-10 10:38
114#
发表于 2013-4-10 10:41:09 | 只看该作者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4-10 11:15
对于CA,我认同老怪,CA不同于Counter Rotation, 不同于Anticipation Rotation.
CA的反义词是Squre。



视频上这个人滑雪是不是面向山下

点评

视频后半段是CA,序幕是AR  发表于 2013-4-10 15:17
大弯里面的HC部分比较明显,视频还得你这个油管专家找啊  发表于 2013-4-10 13:22
BTW: 你说说看, HH多少个视频里是CA, 贴个给我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3-4-10 13:16
没想到, 你也是墙头草  发表于 2013-4-10 12:52
我想说,这个就是Separation,不是CA。估计你跟HH都不同意  发表于 2013-4-10 11:38
115#
发表于 2013-4-10 10:4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cboy™ 于 2013-4-10 14:17 编辑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4-10 10:00
我觉得打颤是因为后座,后座是因为CA太多。
CA太多,导致外腿拉直,后座,吃不上力,所以打颤,内脚承重 ...


以前我也是这么看的,认为是身靠山,变成山下脚推雪,受不住力。
以前的认识是:身靠山(简略讲)是因,腿颤是果。

现在是这样看的:弯到了腿颤的位置,是因为之前build up的速度和冲力太大了,腿无法承受,人自然的会用增加身体靠山去顶这个冲力。
新的认识是:冲力大是因,身靠山是果。

解决的方法是控制速度。控制速度要在换刃后解决。(讲P1P2乱死人)视频滑雪者的问题是没能控制速度。
116#
发表于 2013-4-10 10:51:58 | 只看该作者

看见ted的标志动作

本帖最后由 KuoiGuaBoarder 于 2013-4-10 11:53 编辑



甩胳膊辅助转弯

外臂initial turn.

点评

外臂一甩,这不是日系的最爱吗  发表于 2013-4-10 12:09
嗯,进入2013,HH一直在狂骂他……  发表于 2013-4-10 11:05
117#
发表于 2013-4-10 11:03:53 | 只看该作者
vicboy™ 发表于 2013-4-10 11:42
以前我也是这么看的,认为是身靠山,变成山下脚推雪,受不住力。
以前的认识是:身靠山(简略讲)是因, ...

老大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话说滑雪一道,

全在于分清因果,

孰为因,

孰为果。

不分因果,

则满脑浆糊,

只见人之果,

不知人之因,

盯人之果而流涎YY,

却不知果之何来,

终无所获,

或唯有形似而神不似,

有百害而无一利乎!

反观聪慧同雪,

皆默不作声,

按下决心,

遍览群书,

穷其因,

究其法,

进而悬梁刺股,

艰苦磨练,

终能修得正果,

大成升天。

善哉!阿门!


118#
发表于 2013-4-10 11:50:23 | 只看该作者


以俄现学现卖的HH的观点来说,截图上这位老兄的内脚ski明显地超过外脚ski很多,是内脚承重的典型症状。俄觉得这个瞬间,他是可以step外脚ski向前的,而外脚称重但tipping做得不好的话,是需要step内脚的,常见于某些racer。

老帖上好像蒙老大和c_sea版主也提过是内脚称重,但接下来的follow不了。回到v老大那个标准答案,速度控制不好,要向山上倒,推板子,也自然引发内脚承重吧?
119#
发表于 2013-4-10 12:05:12 | 只看该作者
vicboy™ 发表于 2013-4-10 11:42
以前我也是这么看的,认为是身靠山,变成山下脚推雪,受不住力。
以前的认识是:身靠山(简略讲)是因, ...

发人深思,这点我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这个雪季度初开始有意思的练习DRILL,主练中/大弯,练到一定时候发现自己TURNSHAPE还不错,但就是左腿老抖,这是2月中的一个视频:



坡不陡,可以看到20秒后左腿抖的跟ABS启动一样。

注意到这个问题后当时觉得是自己反弓不够,进行了一些练习,下面的是2月底的视频,坡比较陡,反弓做的很大,但还是抖。



和国内论坛一退役运动员交流过,她指出我的问题的立刃角度不够,发力点有点问题,无奈隔着网络,很多东西说不清。
3月份也滑滑,发现问题还挺严重,单腿的时候也会抖,这是3月下旬的视频。


各方面都不太舒服,感觉不顺畅 。

4月初有机会去奥地利滑雪6天,中间花了一天请了4小时的私教,教练是位奥地利的L4,一开始让我练的就是人往弯里倒,什么都不想,我担心内腿承重,他说让我自己找那个平衡点。另外我跟着他后面,发现我怎样也画不了他那么圆,按照他的话说,我还倒的不够,思想上还没过自己那关。学完后,对我帮助很大。
最后一天,拍了两个录像,一个是自由滑的,腿也不颤了。一个是过旗门的,TRANSITION比以前顺畅多了。
思考起以前的问题,我反而是因为向山靠的不够,所以腿发颤。





点评

明白了,幸苦幸苦  发表于 2013-4-11 08:10
我5天下了60KM,最后一天腿力不够  发表于 2013-4-10 20:58
我怎么看的最后一个腿还有点颤?  发表于 2013-4-10 20:28
结论就是老大英明啊,开了我太婉转了  发表于 2013-4-10 13:24
是啊,同问  发表于 2013-4-10 13:22
大侠的结论是什么?  发表于 2013-4-10 12:38
120#
发表于 2013-4-10 13:02:47 | 只看该作者
chalpha 发表于 2013-4-10 13:05
发人深思,这点我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这个雪季度初开始有意思的练习DRILL,主练中/大弯,练到一定时候发 ...

我完全同意大侠的感受, 膜拜.


就是那个靠山的说法, 能不能不要用, 太误导观众了吧.

另外大侠是不是体会下, 在你高速carving中, 进入fallline的时候, 是不是balance on the outside ski edge?

点评

对,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每个人不一样,这也是教练告诉我的,要找到自己的点。  发表于 2013-4-10 13: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9-13 14:13 , Processed in 0.05083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