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lup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惠斯勒日记

[复制链接]
1001#
发表于 2015-7-17 18:37:32 | 只看该作者
膜拜大侠,今年冲L4有望了。

扣小细节来说,P3加强立刃只压了外膝,内膝并未跟随,2小腿不平行,出弯时2板也有些不平行。
板间距? 内倾? 胯?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0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4:23:04 | 只看该作者
Woking On
Less knee flexion
Less separation
Bend more ski from tips
Balance more on left feet
ETC

点评

VIDEO 播放总发生错误!  发表于 2015-8-13 09:22
1003#
发表于 2015-8-11 20:24:25 | 只看该作者
试试入弯再早半米,每个入弯都如同3:30秒开始的那个。多给板子一点点时间。

目前看很多弯都是一入进去,马上板子就顺到滚落线平行了(板头山下,板尾山上),也许导致不得不加力以便增加雪板弧度,让弯变圆。于是把身体重心往后顶,于是要多蹲一些,利用肩部靠前找回重心。

也许啊!

点评

好的,多谢!  发表于 2015-8-12 03:54
100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04: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po 于 2015-8-13 20:00 编辑

板长

刚来新西兰的时候带来的是Rossignol 9 GS,174,18米半径。很不习惯,滑不好。碰上海德Pro Deal半价马上买了一块I rally 175,13米半径。第一次参加DT培训课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你太喜欢使用板尾了,要学会用板头,压弯板子“。后来婉转问他,是不是换回9GS比较适合练习,他点点头。

这几天上八路的室内技术课程,正好又碰上介绍大小转弯半径板子的区别。小弯特性的板子,哪怕重心稍微靠后,只要粘上刃雪板还是能转弯。大弯特性板子,需要入弯更耐心和入弯的move forward动作,让板头侧面进弯先,然后再加力压弯雪板转弯。

JOSH即通过加拿大四级之后,这个雪季又通过了新西兰培训官级别(很多人认为新西兰和PSIA三级是最高级别,其实还有一个培训官级别,和CSIA LV4一样,都是拿到之后再不会有任何滑雪考试的级别)室内技术课上八路用他做了一个例子,Josh最近为了挑战自己提高入弯效率弄了一块30米回转半径的女士FIS板。

点评

恩,绝对练脚下功夫。  发表于 2015-8-13 12:22
学习了! 下季我也换块略长的板.  发表于 2015-8-13 09:2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05#
发表于 2015-8-13 11:16:37 | 只看该作者
wowmac 发表于 2015-8-11 20:24
试试入弯再早半米,每个入弯都如同3:30秒开始的那个。多给板子一点点时间。

目前看很多弯都是一入进去,马 ...

欢迎来到同雪
1006#
发表于 2015-8-13 12:43:28 | 只看该作者
Lupo, 问你个问题, 天天滑雪不厌烦吗?

点评

偶尔会,更多时候是在享受进步的乐趣。  发表于 2015-8-13 12:53
100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5:3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po 于 2015-8-17 02:48 编辑

超女

更衣室里面新来一个意大利姑娘,不怎么说英文。朋友给我介绍的时候,短短聊了几句基本了解她想说意大利要拿最高级别比较难。今天参加竞技培训,午饭的时候老师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招呼大家去室外看赛道。我去,吃了语言亏啊!只看到最后几个旗门,真是赏心悦目。这位姑娘原来几年前就已经通过了Euro Test,Fis比赛里面还拿了50个积分。你妹啊,这姑娘给我说她今年目标是二级啊!


查理

C雪场真的是藏龙卧虎,小小雪场里面云集各个国家的精英,没法啊,夏天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雪滑。查理之前一直穿英国国家队队服,我就觉得一个粉丝吧。结果姑娘还真是国家队的!看她的EP真是漂亮啊,BP也美!








100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03: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po 于 2015-8-20 00:26 编辑

Focus on Left leg turn, more balance at start of turn. Drop hip at completion phase.

Keep working rotation right leg turn, c-r on left leg turn.

Start with separation finish with rotation, start with rotation finish with separation. WTF, Best advice from NZ demo team member BEN.

Turning with hip socket instead C-R to start turn.

Count-Rotation



1009#
发表于 2015-8-20 12:23:51 | 只看该作者
lupo 发表于 2015-8-20 04:22
Focus on Left leg turn, more balance at start of turn. Drop hip at completion phase.

Keep working r ...

我太笨了, 看不明白啊“Start with separation finish with rotation, start with rotation finish with separation.”

点评

谢谢老爷, 解释得很清楚!  发表于 2015-8-21 13:12
看楼上查理的视频可以帮助理解。  发表于 2015-8-20 12:54
如果弯开始身体跟随板子,弯结束板子会自动和上半身产生分离。  发表于 2015-8-20 12:53
不过理解起来很容易,弯开始身体要跟着外板才能有板压才能压弯板子,上下半身分离太早容易出现CR,比如我的左腿弯。  发表于 2015-8-20 12:51
我也正在体会中啊,不是写了WTF吗!嘻嘻嘻!  发表于 2015-8-20 12:50
1010#
发表于 2015-8-20 22:25:45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小经验:
每个弯开始到结束,都尽量用外脚滑,内板完全松起来。然后拍视频,如果发现内板板头翘高,那必然不对。如果内板板尾提起来了,那一切都开始走向顺利。这样转上几天。

另外一个设想是,入弯的时候,像滑冰一般,感觉脚后跟在后脑勺的后面。不过,这个要等11月雪季开始才能体验了。

点评

绝对的,必须用外腿承重。  发表于 2015-8-21 01: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10-15 09:13 , Processed in 0.0375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