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查看: 5585|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个WTPSEC(秘密武器试验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8:2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个雪季即将过去,趁众高手们都没开始写总结,先抛出我的方法论,滑雪不是有那么句话么,时机(Timing)很重要!


每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不一定适用于你,请选择性听之,我尽量讲得通俗一点、简单一点,最重要的。。。。。尽量短一点,但这只是个梦想。

我的方法论大致顺序是:

1 Watching(看)
2 Thinking(想)
3 Practice(实践)
4 Shooting(拍视频)
5 Exercise(练习)
* Communication(交流)

(帝王,抱歉,想写短点、再短点,但是没收住,您看到这里就可以了)

这六点基本描述我学滑雪的方法和经验。我觉得,它也适用于绝大多数滑雪爱好者,不论是第一次上雪道的新人,还是滑了两三雪季彻底爱上这项运动的技术控,亦或掌握各种技巧的顶尖高手,都能从中体会出些道理。

Watching看
滑雪是技巧与力量结合的运动,学习技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模仿”,在做任何动作之前最好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可以看真人秀,也可以看视频。我推荐真人表演,你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要求他(她)从各个角度做演示,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他(她)失误的片段,要知道,能看到高手摔倒是一件多么令人欢快的事情呀!但如果条件不允许,看视频也行,有人说看视频学不会滑雪,我不赞同,只看那是学不会,但是请把以上这六步走完,看视频一样学好滑雪!

看的技巧:一次看一点点,只看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看的太多你会无从下脚!

Thinking想
“想”在这里其实是个泛指,看我在论坛中帖子数众多,就知道“想”是我比较擅长的技能。我没有“心理演绎”这么高深的心理学理论支持,我的“想”就是“想象”,根据看到的,“想象”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能在雪道上的时间毕竟是少数,其余时间“想”才是主要的。别人演示或指导的动作不可能在滑行中一次学会,“想”的目的是找出自己动作和目标动作之间的差别,制定下次实践的计划(极少数人可以做到别人说到就能改,但稳定性较差,一旦指点的人走了又回归到从前)。思考是一个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你必须结合你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设定你的既定目标,别人给你说的永远是站在他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会和你差别甚远,不能不假思索的照搬全收。能交到一个可以时时刻刻旁边指导你的雪友是幸运,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尽量在每次实践前多想想,这是不是我现阶段应该练习的动作?我是否考虑清楚了要点?我的姿态究竟美不美?想着、想着,缆车上的时间其实很容易打发。


想的技巧:在实践之前“思考”,总结出动作的关键点一二三,一旦进入实践阶段,就只做那些简单的一二三。


举个例子,处于换刃困难阶段的雪友。换刃困难主要原因就是重心没能跟上,大腿的股四头肌和臀大肌此时把更多的力量用在了重心前后控制而不是把身体从雪板一侧移到另一侧的左右控制。其实,重心靠后也可以换刃,要不高手们在蘑菇上重心靠后如何调整的呢?当然,初学者我们不做重心靠后的换刃,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不让重心落后?我总结,重心落后几乎都不是恐惧造成的,而是雪板比身体快,人体没有在坡面上倾斜站立的习惯,这两点是重心落后的主要原因。练习方法,找个人在坡上拽着你,让你身体完全垂直于雪面,或者练习旋转横滑降,体会身体垂直于雪面的感觉,一旦身体可以垂直于雪面,换刃将变得非常轻松,这就是“想”的结果。

想有个好处,可以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比如我没事儿老琢磨的《物理力学原理与滑雪之间的联系》,也很有趣。。。。。。。

Practice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TM认为这句话等于没说!站在雪板上(不滑行),有的人会感到恐惧,有的人会感到无聊,有的人大脑一片空白,而我会感到兴奋,因为我即将能够完成我设想的动作了! 这个阶段会比较别扭,而且经常想不起来要做的动作,此时总结的一二三很重要!不能急,从简单的开始,由易入难,循序渐进,每次都只要做一点点。在缆车上仔细回想一二三,会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想象中的样子。但是不一定正确,所以才需要下一个阶段。


这里给那些有师傅的雪友们提个醒,师傅会在旁边不停的指导你、纠正你,你可能就跳过了“想”的阶段而直接“实践”,这样会缩短学习周期,让你在很快的时间内成长。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你已经少了相当一部分滑雪“想”的乐趣,还有,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即表达不清楚也听不懂别人,这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吧,如果能接受,或者我就是想赶紧学会滑雪,跟师傅学是滑雪进阶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我个人不反对,如果再能多想想,更好。

实践的小技巧:实践阶段不能太短,那样不能体会到稳定的感觉;也不能太长,一旦错误动作定型还得改。我的感觉是,一旦你觉得关键点一二三做出来了,就马上进入下一阶段。

Shooting拍视频
拍视频和找高手帮你看一样,高手看更直接更快捷,但高手也分高手和高高手,看错了反而耽误。推荐拍视频,可以自己慢慢看,看不出问题让高手开座谈会给你看,根据平均数原则,怎么都能看出点儿门道。提到拍视频就一定要有朋友,记得梁哥说过:Don't ski alone and don't let your friends ski alone,和朋友在一起拍视频就容易多了,即使朋友完全不会滑,定点拍摄总可以吧。


关于拍摄我想说的比较多,器材、天气、视角、人物形象、拍摄水平、剧本、表现形式等等,我们要把每次视频都当做电影来拍——那是不可能地!咱就是为了看个动作,有影就行,没有GoPro、没有DV,咱用手机拍拍总行吧。能跟拍就跟拍,不能跟拍就定点,要我说,拍5分钟的视频和5秒钟是完全一样的,动作对与错两个弯就够了(一个左转一个右转),不用太在意视频中自己的表现,表现越差才越好呢。


跟拍对摄的人要求很高,一定要用放平板底的犁式滑行来拍,这样画面不会左右旋转,否则分不清是拍摄的人在转还是被拍的人在转;拍摄角度,侧方位最好,高手能在侧方位上前后移动那就更棒了,如果还能够绕着被拍摄人转,取到全方位的视角,那够宣传片的资格!后机位跟拍也行,需要跟拍的距离近一些,头不要跟着人乱转,直直看着山下就好,这样能看出左右两个弯是否对称,GoPro都是广角的,范围足够。

拍视频的技巧:每次实践就拍一段。那些说拍的那次没有这次滑的好都是自我感觉,其实差不多的,关键是你实践阶段能否相对稳定的发挥。拍视频是学滑雪极其重要的一项,不拍视频就学不好滑雪!

Exercise练习
一般看完视频就知道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到?需要做哪些专项练习?此时练习因为有强烈的目的性,目标明确具体。练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普通动作需要3-5次才能略微感觉,10次才能小有收获,而练习动作,至少要做到30-50次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所以练习一定要持久。当然,也不是让你一天全做一个练习,我的方法是,每天用2-3小时来做专项练习,每次只做一个动作或同一个类型的动作,连续做上它10-20趟,用心体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很多时候,你会在多次练习后突然有那么1-2次找到感觉,一定要记住那个美妙的时刻,因为,在没雪滑的日子里,只能靠那份美妙来维系滑雪的乐趣了!我曾经因意外体会到下半身先动的感觉而整整美妙了一个月,那可是完全没雪滑的一个月啊!


练习的阶段会比较长,相对也比较枯燥,但通过练习,会让你在某一天豁然开朗,原来滑雪这么简单啊!我花在练习上的时间,本雪季占到一半以上,上雪季更是做了整整一个雪季的平行弯练习!通过练习掌握滑雪基本功,重中之重!


练习的小技巧:尽量选择简单、独立的动作练习,复杂动作会让你抓不住重点,目标越明确越好。看视频学习也很重要,很多视频小片段就是专项练习,觉得有必要就拿来试试,但一定要坚持,练习动作做完美了,滑雪滑的完美指时可待!

Communication交流
交流是滑雪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非常鼓励相互交流,哪怕吵架也行!滑雪是一群人一起快乐的运动,交流才能共同进步,谁对、谁错都不重要,谁的水平更高也不重要,交流能让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各种观点百花齐放!交流的乐趣也很多,要不然我也不会有“大湿”的称号,朋友们凑一起能有个共同的切入点非常难得。


交流,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性!不是有那么句话么,两个理性的人在一起讨论问题,一定会有结果(参考果壳网)!技术交流不分单、双板(我们东部滑雪俱乐部就是这种奇葩的组合,奇葩的群主引领着一帮奇葩的人),不分老少,不分男女,不分新手老手,只要能坐在一起聊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交流的小技巧:跟别人交流必须多动脑,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永远站在自己角度无法交流。还有,交流中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有非常明确的判断,或表现出不想接受别的观点的态度,别人不是你父母老师,一旦人家觉得你不想听就不会再跟你多说什么了。交流最高的境界是让别人说,而你在听,你说的目的只是引导别人说的更多,争论中认怂其实是聪明的表现。

总结
虽说是六点,但我觉得前五项大致还有个顺序,第六项可以穿插在其中,所以用星号表示。

比如:看,对初学者看什么非常讲究,不知道看什么、没看懂、看错了是长见问题,这时需要交流来解惑。可以请教练,可以找朋友,也可以上论坛求助。我提醒一下论坛的回复者们,任何人都是从初学开始的,对初学者的疑问和毛病请抱有包容的态度,且请以鼓励为主,“冷嘲热讽”那是跟朋友逗乐子,但请勿用于初学者身上。初学者要合理选择学习路线,第一要安全,第二要快乐,第三才是技术。高手们更要虚心,并不是你所学的就是对的,多听多看,会让你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交流和想之间那可密切了,不在雪场的日子干啥?扯淡呗。有些人一离开雪场就不想滑雪,我表示——即便不滑雪,你应该也不怎么爱和人交流,那雪场上就不要找我了,我可不想只在雪道上认识你。交流可以帮助你把想的东西提升到理论层面,多写些感想挺好,我们的目的是高效率的学习滑雪技术,交流让你想的更远。。。。

交流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如果你不太能善于总结一二三,那就张嘴问人吧。

视频,这个有可能不交流吗?拍视频不就是为了让人挑毛病的嘛,别藏着了,大大方方的拿出来给大家看。什么!滑的不好看?哎,那是你的层次还不够,滑雪滑的好与不好重要吗?谁不是从难看开始的?那些嘲笑你的人,其实在嘲笑曾经的自己。等你想通了这一点,就离大师相差亦不远矣。

练习和交流,如果能有人和你一起做一个动作的练习,你会觉得练习很枯燥吗?在练习中交流是掌握练习动作的捷径,尤其是跟高手在一起,真的可以缩短至少50%的练习时间!

最后
以上就是我方法论的六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收获!本来只有写一千多字,但经高人点拨后就补充成四千多字了。。。。


此文献给我最好的朋友:火影和低调的高手;感谢梁哥,您在推广滑雪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接下来路请由我们继续走下去。

http://bbs.lvye.cn/thread-949769-1-1.html
沙发
发表于 2014-3-3 18:31: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大侠的心声吗?

点评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14-3-3 18:51
板凳
发表于 2014-3-3 18:49:3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乔大湿

速现身

点评

作者第二雪季能流畅下不压雪的黑包道,令我实在刮目相看  发表于 2014-3-4 09:20
是前几天注册的那个吗?JS说他是绿野名人。  发表于 2014-3-4 09:18
:D  发表于 2014-3-3 19:16
最后一段是有点。。。哈哈。作者在这个摊子上?  发表于 2014-3-3 18:52
这篇文的最后一句话读起来气氛怪怪的  发表于 2014-3-3 18:50
地板
发表于 2014-3-3 18:56: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4-3-3 19:05:54 | 只看该作者
正当偶滔滔江水黄河泛滥五体投地膜拜楼主觉得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时,突然看到了头上那个“转”字,kao.......

点评

你也不想想我这种懒人看这么多字都嫌累,怎么可能码  发表于 2014-3-3 19:17
6#
发表于 2014-3-3 19:3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cboy™ 于 2014-3-3 20:36 编辑

学习完了。少了最重要的一条。不能膜拜。

点评

不会的, 我自学出来的, 看我头像做为结果参照。  发表于 2014-3-4 01:25
如此学法,那些在雪场混饭吃的党员岂不是饿死。  发表于 2014-3-3 21:16
求点拨  发表于 2014-3-3 20:42
非也。  发表于 2014-3-3 20:37
用嘴滑雪?  发表于 2014-3-3 20:36
7#
发表于 2014-3-3 20:15:29 | 只看该作者
滑雪本来很简单,可是说得人多了到变的复杂啦
8#
发表于 2014-3-3 21:12: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启发
9#
发表于 2014-3-3 23:0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这段:"交流是滑雪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非常鼓励相互交流,哪怕吵架也行!滑雪是一群人一起快乐的运动,交流才能共同进步,谁对、谁错都不重要,谁的水平更高也不重要,交流能让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各种观点百花齐放!交流的乐趣也很多,要不然我也不会有“大湿”的称号,朋友们凑一起能有个共同的切入点非常难得。"来自: iPhone客户端
10#
发表于 2014-3-4 00:43:08 | 只看该作者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3-3 18:49
@作者乔大湿

速现身

急急入律令, 大侠叫你回家吃饭, 你倒是说个话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11-6 05:24 , Processed in 0.0507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