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rady 于 2012-3-12 18:47 编辑
去年总结分了2部分,完全是偶然,主要是写完了第一部分才发现,写的都是感谢和琐事,滑雪本身没有被总结。更像是冬季上山记。今年索性follow去年的格式。总结分2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碎碎念。第二部分是关于滑雪的总结和思考。但是这一季写得更碎了。大家都去大白了,我开始慢慢想,慢慢写,慢慢的总结一下。
先贴出已经发表完了的碎碎念部分,放在一起了,以后我找好找。没有新内容。
大家都要去大白了,臭鱼已经跟我告别蓝山了,我才注意到已经快到雪季末了。这周六蓝山65km的风速,也滑不了。我开始慢慢想起一些零碎的片段,慢慢写点东西,就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大白团回来了,我写什么也没人看了。
去年动荡之年,今年更甚之。唉,不提。雪季开始很晚,一月二号才从国内回来,这里一片零乱。东西分别在几个朋友那里,整顿整理还得带着时差上班,左肩左胸整整疼了1个多月,到2月才好点。关于时差,我这次回国和回到加拿大都没有特别的感觉。我终于悟到了时差的真谛。时差,从根本上讲就是个奢侈品。当你不得不熬过一个困难的时候,困难就变小甚至没有了。眼睛是懒汉,手是好汉。
今年滑雪从一月七号开始,截至到今天(三月一号)每周末一次蓝山夜场(4x8=32),加一次蓝山日场(8),一次月亮石日场(6),一次蓝山半日场(4小时,算一个夜场吧),四次GE夜场(2.5X4=10,我都是偷偷的进村,5点开始到7点多走人) ,大概50个小时吧, 比不得superpassholder(小P,别东张西望跟没事儿人似的,说你呢),比不得一周八次郎,更比不上每月2000块钱装狮子的老猫,大概是去年的一半吧。估计还能滑几周吧,算4次好了,大概还有20个小时。(注:到3月11日周末又滑了2次,共10小时,气温18度了)
夏天烧粪土,买了blackeye Ti,一个all mountain的板子。第一次滑它的时候怪怪的,好像要从脚下飞走。当时感觉它有自己的性格。后来交流多了,感觉好多了。其实它哪有自己的性格呀,其实都是因为滑雪者自己后坐。。。
臭鱼说可能板子比较硬,容错性比较差。这个雪季好像大家都很踊跃的买racing 板子。我是看了去年的前年的推荐,买了allmountian呀,赶了个流行的尾巴。现在用着挺好的,感觉稍微有点长,决心用几年,等流行趋势回来,我就是“当年“的潮人了。
今年的蓝山,好像比去年更来得危险。可能因为去年比较迟钝也是有可能的。401上冲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进入2月以后,雪友网的朋友几乎每周伤一个,对sunny,bing, lulu,p,豆等表示慰问!注意安全呀,同雪们。同时友情提醒:快乐谷比401还危险!有泡泡出没!
一月29日,在爱滑雪领导的强大气场下,近20名单双板同学齐聚圣路易斯月亮石滑雪场。请往山上看!同雪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雪服参差不齐的下来了!在一个紫衣妹妹的带领下,大家各显其能。有的滑大圈,有的滑中圈,有的A腿,有的后坐,有的灵活,有的僵硬,有的缓慢,有的飞奔,中间还夹杂着一个牛劲的传人:江狮八字下山大法。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万马奔腾,群魔乱舞,把宁静的月亮石蓝道搞得乌烟瘴气,下面拍摄的爱滑雪小妹妹也笑开了颜,开心的拍呀。咦,这个穿着老公衣服的人动作怎么这么僵硬?10多个录像被陆陆续续贴到了网上,相信无论是自己脚步的纪录还是高手的把脉,大家都收获很多,玩得很好。谢谢熊!虽然大家水平不高,在rolia上遭到质疑,但还是得到了一米这样的高手的肯定。
在rolia上发了个视频,我看收获最大的是大毛。当然了,我们旁听的学生们也学了不少。土豆曾经说过:真羡慕你们这帮初学者呀,想当年。。。。
我也是这么想,在现在当个初学者真幸福呀。到处都是教练,随便问谁都行,都给你笑脸和回答。从最简单的问题到最不着边的问题都可以问。就拿那个插队的michael来说吧,都是去年开始滑,里程我们可能多点,可能也差不多,现在他上课我旁听,不旁听的时候我就比他高一级,我是助理啦。不过看到他学习的场景,我不禁心里想:真羡慕现在的初学者呀,上来就有superprivate。。。
今年不比去年了,刚开始滑的时候我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迷茫的时期。不知道该练点什么,“没有肉眼可见”的进步了。我向很多牌牌们请教,大家都很热心的指出了我的缺点。但我个人对怎么提高比较迷茫。可能我去年进步“肉眼可见”吧,现在一次滑完,什么感觉都没有,带着问号来,带着更多的问号走。2月中旬,久违的自然雪终于来到了蓝山,又兴致勃勃地玩了几次,更没练什么了。自然雪来了,山上被推出一个个小蘑菇。周围的朋友不停的受伤,尽管凯文兄说过我:中圈比较难,你还是练大圈。我还是把自己划的圈变小了。大圈太危险,现在的水平大圈也下不了这些小蘑菇。圈变小了是被迫的,但却体会到了一点点东西。现在回头看,这体会到的东西其实和多大的圈没关系,就是有点milage了而已。发贴发了点费油的牢骚,其实主要还是自己往返多伦多的油钱。但这牢骚引来了众多的反应,再结合自己的体验,我终于弄明白了。什么里程决定细节呀,通俗点讲,就是tmd油钱决定水平!什么天才凤凰呀,算算他的油钱,虽然还是人上人,但已经不是在云间了。
雪季初翻出了Nate去年的点评,写得好呀,反复的看哪。雪季中把许多高手的技术贴做成了小册子,在网上卖了一笔小钱。心中也不停感慨,这不管知识产权,写一本《世界名著故事大全》确实比原创来钱容易呀,难怪中国图书印刷质量上升内容质量下降呢。因势利导,人之常情;逆流搏击,才是侠之大者。这里要提到那个装狮子的老猫了,写了好几天,还是纸上谈兵,篇幅也就我的巨著的5分之一不到,居然得到大家的热捧。我也赶紧把文章收进来,要紧跟网络热点。去年大家见面都问“今天你打网球了吗?”,以没牌牌,以至于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为耻。今年风向变了,大家互相问候“今天你蹬腿了没?够不够早?”,并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骄傲的宣布:“我有一个turn蹬上了!”,一个个以早蹬腿早升天为荣了。
冬天过了,树就发芽,雪就没了。夏天来了,花就开了,秋来了,落叶满地,雪季快到了。每年固定的时间总会发生固定的故事。春天总有某些思绪蠢蠢欲动,不可抑制。这不,每年到了2-3月份,总有几个同雪不能抑制体内的荷尔蒙,变成体制内成员。今年就是lulu和福哥了,也许还有别人我不知道。牛劲说得好“这两人也该是了,否则的话人神共愤”。恭喜他们。同时心里也在悄悄的问“我的春天在哪里?
去不了大白是我很大的遗憾,可惜真的去不了。
都是碎碎念,自己写的有趣,大家估计也看烦了。就算过几年自己看,也会笑话自己吧。要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没有你们的鼓励和笑脸,我的滑雪日子不会有这么多欢乐。Lulu每次和我同行,被我折磨得够呛,帮我弄清了很多概念。Kevin,小p,福哥等都给我了准确而清楚地指导。当然还有臭鱼,吃了他家很多饭。本来都追上他的milage了,一趟大白,至少可以甩下我一年吧(我今年50个小时,大白就算8天乘以6小时好了)。我怎么办?只能每次滑雪后狠狠地问问自己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油钱了。
哦,差点忘了,雪季初(我的雪季初),参加了豆总的送别仪式,非常感人,东西也好吃,很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我没能坚持到最后。但是,但是。。。。这厮居然现在还没走,居然还去大白。恨恨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