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前后平衡(Fore/Aft), 站姿(Stance), 以及单脚滑 [打印本页]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12-4 09:52
风老板万岁。现在能出书的人太少了。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4 09:54
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0:13
CSIA(不是CIA)书里说 内脚外刃,是为了增强LATERAL BALANCE.
当然俺还滑不了,不知道是增强哪的......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0:18
>>> 重心靠前很少见, 危害也小,

危害也大, 老师说过, PIVOTING效率就低了, 进猫狗必歇菜.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4 10:25
题目不给力,这年头不取个好名字都不好意思发文,建议改名,叫“守住甜点高潮不断不转不是男子汉”,或者“滑雪界不为人知的秘密全世界都惊呆了”啥的,或者干脆来个狠点的:
“滑雪绝密窗户纸500年来首次被捅破!疯了疯了!速速围观!林夕风哭了!可怕!震惊全世界!99%的人都不知道!让人大开眼界!让你的人生豁然开朗!你绝对想不到!你不心动吗?是人就转!牛到哭啊!全世界人都哭了!都惊呆了!边看边流泪!一定要快!不转不是人!你敢把它看完吗?60亿人都尖叫了!就发一次!”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0:54
好贴! 赞.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4 11:02
重心过前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板头压得太狠,然后直接被反弹到后座了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4-12-4 11:03
标题: 前后平衡(Fore/Aft), 站姿(Stance), 以及单脚滑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8-2-12 13:49 编辑

Fore/Aft说的就是保持重心在脚掌中间位置, 以及前后动态调整的问题。
CISA用Centred and Mobile Stance来表述同一个问题(CSIA牌牌们请保留意见)。

个人喜欢用Fore/Aft来说事儿, 简单明了, 谁看到都知道是在说前后平衡的问题.
而Centred&Mobile这个说法, 不知道困惑了多少英雄豪杰,包括一大堆CSIA的牌牌们.

Fore/Aft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是通向中高级滑雪的第一个台阶, 是滑雪者必须要突破的第一个瓶颈. 现在忽略他的, 将来都得回来补课.

单脚滑既是检验Fore/Aft能力的最直接方式, 也是锻炼Fore/Aft的最有效练习.

道理很简单, 如果不能站到中心的位置, 一旦提起内脚, 失去内脚支撑之后, 重心后座的必然导致速度失控摔倒.
重心靠前很少见, 危害也小, 多数人依靠本能就可以调整回来.

用向后拉脚替代前压身体

多数人有重心靠后的趋势,解决方式我们经常听到有两种,一是前压身体,一是往后拉脚,并且被告知, 两种方式是相同的。
实际上两种方式有天壤之别。

大家可以站立起来,试试前压身体,和向后拉脚感觉的不同:
前压身体要调动全身的肌肉,把笨重的躯干前挪。是相对缓慢低效的,这是物理的规律,不可突破的。
而双脚重量很轻,后拉需要的肌肉也少很多,是非常轻便快捷的方式。

下面视频中2:58-3:05的练习可以经常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DKdkCJbia4
其中1:55 - 3:05讲述了拉脚和前压的差别.


以下练习为个人建议, 大家自己斟酌选取, 一切后果, 本人概不负责
所有练习,假设你做了很好的boot fitting,有人帮你矫正过基本的静止站立姿势。



后话:
Fore/Aft还有更高级的内容,包括随着弯动态调整的问题,重心前后移动以控制脚掌压力的功夫,相对于CSIA说的Mobile部分。体会不够,就不乱讲了。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1:05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12-4 11:02
重心过前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板头压得太狠,然后直接被反弹到后座了

速度不够,从没体会到任何反弹.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4 11:09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4 11:05
速度不够,从没体会到任何反弹.

原地做海豚跳其实就可以了~
我觉得热身的时候做原地海豚跳可以马上把前后重心找到,特别管用
作者: smilefish    时间: 2014-12-4 11:22
写的不错,坐等继续。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4 11:55
真的是免费的吗?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12-4 12:37
这就是八步升天啊!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4-12-4 12:41
vicboy™ 发表于 2014-12-4 12:37
这就是八步升天啊!

升不了天,就是迈上发射台。
解决了反弓问题才能算升天。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4 13:00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4-12-4 12:41
升不了天,就是迈上发射台。
解决了反弓问题才能算升天。

难道这不是全本,只是直冲宝典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4:09
IntoTheWind

老牛你不批判有点不正常  发表于 1 小时前

好文不批判。
我也没盲目叫好膜拜, 等你写了几段才跳出来叫好的。
这才是好读者。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4 16:47
既然都在捧哏,俄就再逗一次玩吧。就俄所记得(错了不负责,懒得查书了),所谓Fore/Aft balance,是有明确度量的,不是压上去坐回来就算。具体来说,fore balance,是把重心踩在脚掌后边缘上,aft,则是脚跟的前缘。前后的距离,不过数英寸,取决于脚的大小。

一个弯中,Fore/Aft balance的出现,有规定次序。大抵出弯点杖之前,是aft balance,压力偏一点板尾。点杖之后,则必须进入严格的fore balance。否则你steering也好,tipping也罢,都做不到位。

实现Fore/Aft balance交替的方法,就是脚的伸缩,小腿动作而已。任何此外的途径,都是错的。

据此你会发现,C所谓Centred and Mobile Stance,唯一的问题只是表达模糊,没什么不对。上身静止,只是小腿略有伸缩,且就由脚掌后缘伸缩至脚跟前缘,这点子范围,任你Mobile个大天儿出来,你的stance还是centred。

所以大侠这一课,俄又没听懂。或者没听舒服。题是明确地开出来了,转来转去没解到地方啊。

当然,都是个人愚见。

单脚滑练的东西是不少,最不练的就是Fore/Aft balance吧?其他不说了,平衡能力来说,这练的应该是lateral balance,横向,而不是Fore/Aft,纵向。

另外大侠开的drill,好像都太高级了点。俄脚的这些东西吧,还是找条绿道,慢慢地练基本平行弯最出效果。取法乎上不是不可以,有人指导作对了才好。俄去年混级之前也练了单脚滑javelin之类,练到单脚可以滑整条绿道,左脚尤其厉害,都不带着地的。javelin也牛,雪况好时夹过一整条浅黑道。有用么。混级的时候还不一样被修理,重心后座,转肩不转腿,等等等等。就是说管你什么水平,做的对不对,只要你肯下功夫练,再高级的drill或特技你也能对付。问题是再能对付,错的就是错的。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17:34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12-4 16:47
既然都在捧哏,俄就再逗一次玩吧。就俄所记得(错了不负责,懒得查书了),所谓Fore/Aft balance,是有明确 ...

马达兄高见, 学习了.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4 20:39
[youtube]itGgTmMs4GA[/youtube]

40秒开始,1分50秒开始前后的平衡

小的以为这是最好的前后平衡醉儿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4 20:52
本帖最后由 KuoiGuaBoarder 于 2014-12-4 20:54 编辑

关于四丹斯我有一个新的翻译方法,借贵地卖个狗皮膏药。

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滑雪就要有雪相,亮完相,还要有个滑相,有刻滑相,也有紧守中位的中滑相,还有各种过渡调整恢复的间滑相。

献丑了
作者: Bingster    时间: 2014-12-4 21:25
风大侠高见令人深思。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4 21:34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4 20:52
关于四丹斯我有一个新的翻译方法,借贵地卖个狗皮膏药。

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滑雪就要有雪相,亮完相 ...

借机请教..大侠是如何翻译 performance的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4 23:32
高性能滑雪?
    反正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是高性能计算
    PERFORMANCE ENHANCING DRUGS是兴奋剂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5 00:00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4 23:32
高性能滑雪?
    反正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是高性能计算
    PERFORMANCE ENHANCING DRUGS是兴奋剂 ...

好多翻译成高速滑雪,但performance skiing 显然除了速度还得有质量和动作效果...

性能的话汉语里又是形容机器的,形容滑雪似乎很不通顺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4-12-5 06:09
大作留名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4-12-5 08:44
实在太佩服入风大侠了,滑雪里程数没多少,但对于滑雪理解得这么透彻,只有真心喜欢滑雪的科学家能做到。,和二郎昨天和我们说的差不多。transition 要有收脚的动作,但二郎滑了十几年的雪,而且雪季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山上。
作者: xinxinqi    时间: 2014-12-5 09:18
可以预见,今年同雪网的水平会上一大台阶.
往年是季中或寄尾大侠们的大做看不懂.
今年是一开始就看不懂.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5 10:46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12-5 00:00
好多翻译成高速滑雪,但performance skiing 显然除了速度还得有质量和动作效果...

性能的话汉语里又是形 ...

其实 这个PERFORMANCE 在中文里,每个项目都不一样.

同一句, WHAT  A PERFORMANCE!
在体操跳水里,应该是质量非常高,难度非常难.
在田径了, 就是速度, 远度,和高度

在滑雪里,其实不必拘泥于某个单词. 我觉得应该翻译成, 高速,稳定,灵活的滑雪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5 10:54
跑题了, 来这里人肉一下大拿们都啥背景.

http://www.myskitrip.ca/coaches.php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4-12-5 10:57
我觉得transition 收脚只是辅助,关键靠核心力量收紧。

收脚强制调重心的话必须非常精确,动作一致才行,否则两板前后重心关系没处理好,会弄巧成拙。 尤其是在高速转换时,一点点的收脚还可以,多了的话就破坏节奏了,还毁板压;如果能收紧上身,自然跟着板子立新刃(前提是弯的之前部分没落后)倾倒,入弯会很流畅。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5 10:59
本帖最后由 bullpower 于 2014-12-5 11:01 编辑

翻译成高效能滑雪? 意指. 效率效果能力能量.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5 11:46
书找到了,抄一点出啦:

We want to begin the control phase of most turns with at least a bit of extra tip pressure, because this makes ski turn more sharply. In the completion phase, on the other hand, we generally want the ski to stop turning, so we shift pressure back to the middle or even to the tail of the ski. This is the typical flow of fore-aft pressure in turns. In term of where the balance axis goes through your feet, the range of movement in free skiing is usually small (perhaps an inch or two, and rarely more than from the ball of the foot to the back of the arch), but in aggressive turns the range might be larger.
作者: paul_zhou    时间: 2014-12-5 11:46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5 10:59
翻译成高效能滑雪? 意指. 效率效果能力能量.

直冲到底最高效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5 12:11
transition的同时收脚,过度到fore balance非常重要,因为直接关联到下一步你steering或pivoting的效果。c的手册上也有专门的几段话讨论这一点。可惜我手边现只有法语版,就不引用了。大体上要实现双脚同步pivoting,进入fore balance,重心踩在脚掌后缘状态下,是最容易的。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典型的应该是双脚走八,外脚先转,内脚后靠,不是同步的。前两天看某大侠的首滑把脉,就看到类似这个症状。或谓他重心后座了,倒也没有,但的确有几个瞬间,似乎是在aft balance的状态下steering的。如果可以把脚收回来,就能解决问题。

当然这还是个人猜想,对不对另说。

俄脚的是需要在重心后座,所谓back seat,和aft balance之间,画一条fine line,加以区别的。aft balance是对的,好的,只要出现在正确的时机或场合,如上述那些。back seat则毫无疑问是不对不好的,任何情况下都该竭力避免。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5 18:07
后座算啥,咱坐着马桶滑了一季,可练腿劲了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12-5 18:43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5 18:07
后座算啥,咱坐着马桶滑了一季,可练腿劲了

大侠蹲坑辛苦了,有货出吗?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5 19:13
vicboy™ 发表于 2014-12-5 18:43
大侠蹲坑辛苦了,有货出吗?

大侠不敢当,作品也是有的,太小恐怕已经找不到了,题目大概是小甜点啥的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5 19:52
请教螺柱一个问题,大侠失去前后平衡,世界将会怎样?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6 07:33


Balance should be your natural, the only reason you are not balanced becoz you are thinking about it.

Stop Thinking, Go SKI!
作者: QiaoJiannan    时间: 2014-12-11 21:44
拜读全篇,觉得风大侠可能把一些东西搞混了,前后重心练习最好的办法是在蘑菇上横穿雪道,风大侠给出的很多练习都不是前后中心的,或者主要不是练习前后中心的。前面不说了,比如:千步走练姿势和重心,并不是会单脚滑就能练好,它需要重心左右交换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平衡,初级道能做好就很难了;标枪弯是练习拧转的,这个练前后中心很有难度,而且一般前后重心对了才开始做这个练习;不管是内刃、外刃还是单脚内外刃都是Edging练习,Edging体会重心前后移动是比较弱的,换句话站姿错生练也能练出Edging能力,就是不能控制呗;Speiss是练习前后重心的,同样跟Javelin一样,Speiss主要也是练习旋转能力的,前后重心不对练这个估计很难练成。

好的练习确实可以提高能力,但跳级练习高难度动作一方面进展缓慢,还有容易受伤,站姿不好最好不要练习任何单脚的动作,包括大的跳跃动作,容易受伤,我这么认为。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12 06:53
螺柱同雪,CSIA的fore/aft是属于压控部的,呼前呼后不属于鸡蛋部,你走错门了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13 10:12
问题来了,季初的时候,累的时候,怕的时候,坡陡的时候,都容易后座,为什么?

病因都未想明白,如何谈得上开药?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14 19:59
barkley
请问大侠,这个明确的for_aft的度量,猫狗上也一样吗?


那个度量也是来自Ron lemaster的书。关于mogual的平衡点,书中有提过与自由滑不同没,完全没印象了。我自己的蘑菇烂死,没有任何发言权。

坛上都是扯淡,为写字而写字的情况是很多见的,至少俄是如此。大侠要认真探讨技术,还是多请教身边的高手吧,别信这个。哈哈。

关于平衡点,C的技术手册说是在“where the back of the arch meets the front of the heel”。这在Ron lemaster那里,已是aft balance的位置了。俄平常看p的滑法,对比于c,站姿上是更up-right一些的,前后摇动的幅度则要大得多。俄想这已是相当显著的差异了。所以俄诚实的想法是讨论的话,扯远点无所谓,真要实作呢,还是按照c的标准,恪遵功令为上。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15 09:31
巴大侠这么认真,俄也要认真一点才好。上述那本书上,有关mogul,提到平衡的部分,好像只有这个:

This(指在滑蘑菇时大幅站起蹲下-查注) means going from a very tall stance to a very short one and back again in perfect synch with the terrain, over and over, without your balance moving fore and aft or side to side. Any motion of your centre of gravity must be strictly straight up and down, where "up and down" means directly along the balance axis. This is the most crucial technical element to mogul skiing.

就是说全力up and down,同时不该有fore-aft的重心变化。Which makes sense to me。俄在别的地方也看到不同的人强调,滑蘑菇的重心应该是perfectly centred。这当然都是引述别人。俄自己前面已说过,对此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作者: b-p    时间: 2014-12-15 09:42
cat 发表于 2014-12-13 10:12
问题来了,季初的时候,累的时候,怕的时候,坡陡的时候,都容易后座,为什么?

病因都未想明白,如何谈得 ...

这些好像都是精神上的病,没药可治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12-15 22:13
b-p 发表于 2014-12-15 09:42
这些好像都是精神上的病,没药可治

季初和累的时候后坐主要还是物理性的原因,跟心理关系不大。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15 22:37
本帖最后由 KuoiGuaBoarder 于 2014-12-17 06:49 编辑

回大侠, 小的以为在任何时候都要站得直,走得正, 那才是真的大侠。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4-12-16 11:08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4-12-16 12:58 编辑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15 22:37
TO barkley:

轻骑大侠说的没有错, 所谓豚跳, 你要把它独立出来, 它有一个起跳点, 和一个着陆点. 除此之外 ...


大家扯了这么多,搞清楚啥叫Center了没有? 又为什么要center?
什么是平衡轴? 身体平衡轴跟力学意义上平衡轴是不是一致的?
Carving的Center跟Mogul的Center是不是一回事?

基本概念不搞清楚,都是白扯。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16 15:10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4-12-16 11:08
大家扯了这么多,搞清楚啥叫Center了没有? 又为什么要center?
什么是平衡轴? 身体平衡轴跟力学意义上 ...

大侠教训的是,还望大侠多出作品,救我等早日脱离苦海则个。
作者: 老周    时间: 2014-12-20 08:13
喜欢图文并茂的文章,写得好,赞!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www.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