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刀刃的宽窄 [打印本页]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9 14:28
标题: 刀刃的宽窄
未曾说话先上图:



左手边是孩子妈的板,volkl essensa。右手边是俄地,atomic的nomad。

可以看到volkl的钢边,几乎宽atomic一倍。

这对ski的特性,影响是怎样的?

ski之间的区别,钢边之不同,也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么。

孩子的,好像也比较宽,跟孩子妈的相仿。前两天俄在某shop,徘徊把玩atomic的fis小回板,发现那个的钢边也并不宽,跟俄的板差不多。

是不是高级一点的,难驾驭一点的板,钢边反而越窄?

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作者: snowrider    时间: 2014-3-9 14:31
本帖最后由 snowrider 于 2014-6-15 01:24 编辑

..........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3-9 17:10
刚看了下我的9SL板,钢边也很薄。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9 17:36
灌水小帖,提个蠢问题玩玩,上来关注的两位,居然这么重量级,我也太cattle cross了吧。

ok,I went on internet,did some google,and have found this to report to you masters:

http://www.epicski.com/t/50748/no-more-atomic-for-me/30

俄浏览了一下,得到的观点是,越是快速的板,钢边应该是越窄的。

这个帖蛮有意思的,看得俄乐了好几次。两位老大也看下,娱乐娱乐。
作者: jzmtl    时间: 2014-3-11 01:36
记得原来店见过一个redster sl, 也是特窄, 看到过的解释是铁比塑料摩擦力大, 所以比赛的板子边都窄。 不过你的all mountain应该宽啊。

周五有demo, 到时候注意比一比, 看看是不是所有的atomic都窄。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3-11 02:19
轻骑大侠的更窄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11 09:42
jzmtl 发表于 2014-3-11 01:36
记得原来店见过一个redster sl, 也是特窄, 看到过的解释是铁比塑料摩擦力大, 所以比赛的板子边都窄。 不 ...

俄主贴说那个atomic的小回,就是redster sl,印象中跟俄的all mountain一样宽窄。

俄的破板(也是爱板,因为是唯一的,哈哈)没什么all mountain的,77的腰,根本谈不到漂浮能力。三围比例一算,就是腰粗一点点的piste小回板而已。

昨儿在不龙门看到架子上有一副redster edge,刃倒是蛮宽的,比俄的宽,是女板么。俄看atomic的推介说edge比较smooth,smooth在atomic的dictionary里可是冷僻词哦。照老兄的逻辑推演,刃宽了抓力大,是比较smooth。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11 21:14
J兄内行,在下佩服。刚去atomic看了下,d2的确也是商业版。俄说那个shop就是poubelle du ski,俄记得是有fis认证字样的,但也不确定。无所谓了。

最早好像是看v大的发言,说板的分类看三围比例。那时俄算过,就atomic来说,以腰围为1,gs的三围的比例好像是1.6:1:1.3,刚好跟俺的差不多。atomic的小回呢,就高很多,好像是1.8:1:1.6。所以俄说俄的破板算大回。

14米的半径,算小回,似乎也大了点?

就个人体会来说,俄挺着丫(们)走大回很顺,转小圈,就很费劲。当然主要还是技术不好。

这次看atomic发现nomad的smoke,似乎改款了。不仅是花色,指标都不同了。头尾增宽,腰围缩小。157的板,12和13年的半径都是14米,现在只有12.9,171的板才得14.4米而已。总之,真的变小回了。

宽窄影响特性那个我倒是信的。就指顶宽窄的一块铁,差别近乎一倍或三分之一,应该会造成差别吧。虽然这并不能解释我在自己的板上常会得到的慢速下的sluggish feeling。板上的塑料多而铁少,慢速应该很顺嘛,假如铁的摩擦力比塑料大的话。
作者: jzmtl    时间: 2014-3-12 01:28
poubelle du ski 只在里面晃过一圈, 板子好像很多, 也可能他们有卖FIS的?

我也不知道多大多小算啥, 就是自己瞎定的, 觉得应该17/18以上的才算大回。 慢速不顺, 是不是该打蜡了?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20 12:23


这个图似乎可以表现刀刃宽窄,对速度的影响。

任何slope上,只要雪板刃是立起来的,其与雪的关系就如上图,是一小部分切在雪里的。

那么切在雪里的这个小部分,假如是铁的比例大于塑料,摩擦系数较大,就是慢速雪板。反之,快的雪板,一定会减少铁的比例。

但这并不能解释慢速下的sluggish feeling。我想这与camber和rocker的构成,关系更大。
作者: snowrider    时间: 2014-3-20 13:18
本帖最后由 snowrider 于 2014-6-15 01:09 编辑

..........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20 14:00
snowrider 发表于 2014-3-20 13:18
sluggish 的 push and pull 的感覺 - 是因為板底塑膠的 structure 在 spring condition 時要比較大洞以便 ...

俄明白雪侠的意思。但俄所陈述的问题,却也并不是因雪况的改变而改变的。季初在西边的干粉雪上,绿道,也有类似的feeling。

俄的猜想是atomic的camber与rocker的构成,包括所谓step down的side-wall技术(板端较薄),都造成慢速时,立板压板都不足时,板对不规则的雪面反应过度,缺乏稳定性。

俄的概念里,更高的速度=更大的板压。必须达到一定速度,得到足够的板压,才可以把板子压到一个strong的arch,对抗不规则的雪面,也就smooth了。

纯属瞎猜,不值一笑。雪侠嫩看看就完。
作者: cat    时间: 2014-3-20 14:24
来,加点技术含量

你们说滑春雪,skis磨啥样的pattern好呢?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4-3-20 14:29
cat 发表于 2014-3-20 14:24
来,加点技术含量

你们说滑春雪,skis磨啥样的pattern好呢?

不懂,等专家。

后面的注意保持队形。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3-20 15:05
cat 发表于 2014-3-20 14:24
来,加点技术含量

你们说滑春雪,skis磨啥样的pattern好呢?

春雪滑单板最好,不用磨刃。双板还要研究什么春雪技术,一大堆的废话。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3-20 15:09
http://www.astrosociety.org/edu/publications/tnl/62/equinox2.html

理科生啥的弱爆了, 不懂就屁话一堆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 ... ring-equinox-2014-3

哥虽然不懂, 但是哥不装B,立一下你就知道了。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www.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