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国内的滑野雪事故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2-3-6 02:41
标题: 国内的滑野雪事故
一名野雪爱好者遇难,致哀!
这个新闻不知发到哪里合适,暂时放在这儿吧。
大秃顶子山雪崩视频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306/102382.shtml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2-3-6 03:39
代号007的雪友身亡,在微博的滑雪者中大有谈论此事。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2-3-6 06:06
我起床了,才看到还有没睡觉的。。。。。。。。。。。。。。。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3-6 07:05
Rip








作者: devilsponge    时间: 2012-3-6 08:10
OMG, so sad to hear, RIP
作者: devilsponge    时间: 2012-3-6 08:27
their home site and some detail accounts.
雪峰滑雪俱乐部
http://bbs.xuefengski.cn/index.asp

作者: devilsponge    时间: 2012-3-6 08:37
here's the avalanche video

http://my.tv.sohu.com/u/vw/14766291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2-3-6 08:54
难过!
还是那句话, 滑雪是一辈子的事儿!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2-3-6 09:16
其中不乏久经考验的老鸟,最后一人的报名帖子,转至雪峰滑雪俱乐部的网站。http://www.skichinese.com/forum.php?mod=post&action=reply&fid=78&tid=4651&referer=http%3A//www.skichinese.com/forum.php%3Fmod%3Dredirect%26tid%3D4651%26goto%3Dlastpost%23lastpost
补报一人,康华:中国民间登山、攀岩先驱,西藏登山学校教练,为第一次登顶四姑娘山幺妹峰的中国人团队主力成员之一。96年开始接触攀岩运动。1998年至2002年,作为攀登队员,攀登过宁金抗沙峰,玉珠峰北坡路线。2002年至2005年,作为领队和教练,攀登过念青唐拉峰,章子峰,宁金抗沙峰,启孜峰,唐拉昂曲峰。2004 年底,作为攀登队员,登顶四姑娘峰。在北京及拉萨开辟了多条自然岩壁攀登路线。

作者: lulu    时间: 2012-3-6 09:28
My condolences
作者: rockbass    时间: 2012-3-6 10:07
事发过程拍的很清楚啊,完全没有机会。哀悼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2-3-6 10:24
原来这个人还是高手呢!
“007是雪峰滑雪俱部的创收始人,中国旅游滑雪顶尖高手,他拥有一身精湛的野雪技术、尤其是小回转更有一种别人难以复制的华美----007我亦师亦友的铁哥们,一路走好。

滑粉雪的日子里没有朋友,但是失去朋友才让我深深的知道什么是锥心之痛。

亲手挖出我给你截短的雪杖,我给你修好的雪板才知道什么是泪如雨注。
亲手挖出你,亲手盖上白布,点燃一支久违的香烟,阴阳相隔间我希望缭绕的烟雾能带去我的祝愿,来生还要一起滑粉雪。”
作者: b-p    时间: 2012-3-6 10:28
看着揪心。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3-6 10:41
不知道为什么, 同队失去了队形,处于失速状态。

他们互相在喊话吗?

好难过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2-3-6 10:46
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很长的一个教育片,我觉得很有意义。 其中雪崩的那段就讲得很清楚。在滑野雪的时候最好一个一个的滑,每个人都在大家的视线之内,这样有雪崩也能马上判断遇难者的最后位置。 片中的雪崩是由于两个人一起滑引发的。 两人都被埋。通过接发器,第一人很快找到,并被用铁锹挖出来。第二人随身的包没有绑紧,导致接发器和人分离。同伙们用雪镜告诉救援飞机他们的位置。救援人员用人和狗一起搜索,在20分钟内救人出来。有雪崩的幸存者说,被埋的时候只有眼睛能动,雪就像钢筋水泥堆在身上。所以一定抱住头争取给自己更多的呼吸空间。前些天美国的那次大雪崩,一个幸存的女士接受采访说多亏自己背的air bag.  所以滑野雪身上一定要背那个救命的包。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3-6 10:48
回复 14 # quoiguaski 的帖子

他在最前面。

我不想埋怨谁, 但是我觉得他是在那里等待。
他是为我们死的。

作者: toronto_ray    时间: 2012-3-6 12:49
为雪而来,为雪而去。愿他走好。
作者: fir    时间: 2012-3-6 13:24
唉,淹死的都是会水人。默哀。。。
作者: ski167    时间: 2012-3-6 13:45
本帖最后由 ski167 于 2012-3-6 13:57 编辑

说点不中听的话,这阵势好像当年争相漂流长江上游,把遇难者奉为英雄,何为? 靠宣扬英雄来推广滑雪,就像用神化雷锋来宣扬为人民服务一样,就是务虚。
还是考牌牌安全,实在。
作者: seanwen    时间: 2012-3-6 20:25
参加人员名单:
阿斤(哈尔滨)、赤旗(北京)、江鱼儿(北京)、理想(北京)、 髙峰(牡丹江)、仰泳的猫(哈尔滨)、YT007(天津)、P公子(沈阳)、007(哈尔滨)、小飞(哈尔滨)、飘飘(哈尔滨)、带眼镜的飞鸟(上海)、龙南(上海)、踏雪留痕(哈尔滨)、发烧(哈尔滨) 、鱼儿(沈阳)、流水(哈尔滨)、追风(牡丹江)、板儿会(北京)、沈狼(北京) 、康华(北京)
——几乎是精英尽出啊!
作者: snowspring    时间: 2012-3-6 20:42
Very sorry to see that. RIP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2-3-7 23:00
唉,可惜了
作者: paul_zhou    时间: 2012-3-7 23:24
居然不带头盔,就是比较NB啊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2-3-7 23:42
估计还是经验不足,那组织者不是说了,又是考察,又是试滑的。
可能这些经验还是要多学习,或者不能只学皮毛,像我,就知道点个二踢脚啥的。
不知道要不要查查历史资料,是否发生过雪崩?那个季节,那种温度/湿度,一天中的哪个时辰,风力,风向===最易造成雪崩。。。滑之前要不要点个二踢脚,TRIGGER一下浮雪啥的。

作者: xinxinqi    时间: 2012-3-8 07:15
他要是急中生智,把旁边的树抱住,是不是可以得救?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4-13 13:35
标题: ZT
我让惠斯勒搜救队的队长Wayne看了录像,想看看他的想法。Wayne不懂中文,但有30多年雪山搜救的经验。以下是他的回信,及翻译。

From the video I gather that these young up coming skiers do not have a lot of time doing it. They are moving through the terrain very slowly and not going from safe place to safe place one at a time. It appears they have no rescue equipment, everyone should have a transceiver , shovel, and probe. They are skiing in steep terrain with large gullies that are easily triggered. With some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this tragedy was preventable. Not sure if they offer courses there, but the terrain they are in is certainly avalanche prone.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find out what their experience level is and if they had any training. Hope this answers some of your questions. Perhaps they could link into my blog for information about avalanches. wayneflannavalancheblog.com, Cheers Wayne

从录像上看,我猜这些年轻的滑雪者们没有很多时间。他们移动的速度很慢,而且没有逐个从一个安全点滑到下一个安全点。他们好像没有带搜救装置。每个人都必须带无线感应器,铲子,和定位器 (a transceiver , shovel, and probe, 我不知道他们的标准中文名字)。他们滑的地方陡而且有很大的深沟。在这样的地形,雪崩是很容易被引发的。如果有一些训练和经验的话,这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有雪崩救援的课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在的那个区域是雪崩易发区。我有兴趣知道他们经验水平,及有否经过专门的培训。我希望我回答了你的问题。也许他们可以从我的博客里了解一些关于雪崩的信息。wayneflannavalancheblog.com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2-4-13 13:41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2-4-13 14:35
我让惠斯勒搜救队的队长Wayne看了录像,想看看他的想法。Wayne不懂中文,但有30多年雪山搜救的经验 ...

很有价值的东西!瓜瓜又搞到好东东了。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4-13 13:41
回复 27 # luvski 的帖子

http://tv.sohu.com/upload/swf/20120411/PlayerShell.swf?autoplay=false&skinNum=1&pageurl=http%3A%2F%2Fforum.xitek.com%2Fforum-viewthread-tid-823065-extra--action-printable-page-52.html&id=14780452&topBar=1&shareBtn=1&likeBtn=1&topBar=1&sogouBtn=0

作者: rcbushman    时间: 2012-4-13 21:41
滑野雪,一定要事先收集一下要走或滑行路线是否有雪崩可能性。滑的当天,还要弄清雪况的稳定性。还是塔克曼的雪崩预报系统完善,上山前好让人心里有数,避开险区。安全地回来,以便还有下一次。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4-29 19:22
[youtube]U0CKOWIDx2Q[/youtube]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www.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