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意大利教练-马迪娜教学(中文) [打印本页]

作者: lupo    时间: 2011-3-1 09:24
标题: 意大利教练-马迪娜教学(中文)
说着中文教学!牛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MTY4OTMy.html


作者: lupo    时间: 2011-3-1 09:25
本帖最后由 lupo 于 2011-3-1 10:33 编辑


作者: lupo    时间: 2011-3-1 09:36
还有人穿日本队队服!服了!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1-3-1 10:05
在中国哪个雪场
作者: lupo    时间: 2011-3-1 15:05
本帖最后由 lupo 于 2011-3-1 16:08 编辑

还有中文的小回转技术课
要领(第一段视频内也有总结)
搓雪:先板子转弯---用刃-------移动重心
刻滑:移动重心------用刃-------转弯

个人体会是:
搓雪和红花梁发的日本教学视频重点一样(日本的还有介绍点杖细节),刻滑的是第一次学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MjAyNTIw.html

日本搓雪教学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7n1PZ4tIN8/


作者: jimmelon    时间: 2011-3-1 15:26
小回转在弧线尽头蹬雪刹车,实际上是一个调节过程。

不减速的carving小转很好看,不过那个频率太高难度更高。绿坡估计就能玩。

个人比较喜欢老怪的bullet proof short turn, 还有里奇的第六层分腿小回转
作者: 土豆想旅行    时间: 2011-3-1 15:29
觉得他们的头盔有点像自行车头盔 ....
还有一点  教她说中文的肯定是东北银
作者: Tridacna    时间: 2011-3-1 18:27
看完了,先不说教的滑的怎么样,这中文说的,还会写,字比我的漂亮,nb呀。
作者: b-p    时间: 2011-3-1 22:17
音乐怎么越听越伤感
作者: lupo    时间: 2011-5-2 23:31
转自星月牛仔-绿野
其实滑雪很简单,我们平地静态的站姿大家基本都会,关键是滑行时能否保持基本的姿势,特别是每次引身后,身体重心是否还能回到合适的中间位置,始终保持中间姿态(这个名字本次马迪娜教学时多次提到),这个很关键。
那么引身正确了,下压的力量哪里来?肯定是体重,如果单凭小腿,通过膝盖左右摆动滑出来的小回转,无疑力量欠缺,从后面看身体呈现为括号型)(,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上半身的重量也能有效的利用呢?就是通过适度的反弓,将上身能垂直于雪道(也就是雪板),这样通过惯性作用,体重会最大限度传到脚弓上面,这样配合正确的引身,每次转弯压板时都会灵活自如,力量的使用遂心如意,可以通过统一的身体姿态,再一次滑行中随时完成大弯,中弯-小弯-走刃或挫雪的动作(身体钟摆型)。所以,雪卡啦如能继续保持关注整体姿态的思路,下个雪季你将会滑的非常漂亮,也许你也会忘记了犁式刹车的习惯,呵呵呵!

另外说明一下,马迪娜的体形确实比较好识别,为啥我们滑雪的动作不容易被别人看明白呢?主要原因是动作不到位。有时是自我感觉到位了,其实还差的很远啊。。。。。。

转自雪珂拉-绿野
谢谢牛仔,我其实是受伤以后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受伤以后,自然而然换成了屈膝挺胸的姿势,哪怕是一般的行走中。因为膝盖变敏感了,这是压力最小的姿势,不这样就会有疼痛感,所以身体会时刻提醒我要这样做。而我们滑行中,膝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承受的压力越小,越能做出灵活的动作。而从减少劳损的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给它减压。



你说的很对,所谓顶胯,涉及到身体整体的一个姿态,而不是单纯的胯的位置:抬头,打开肩膀,挺胸,腰腹自然向前,翘臀,膝盖自然弯曲。



我觉得看了视频上Martina和几位男同学的对比,我觉得首先肩膀是否打开,对整个上身的姿态影响很大,几位含胸驼背的男士,不约而同肩膀都是内扣的。肩膀打开才有可能挺胸,胯才有可能向前。腰腹部会自然向前,但不需要刻意挺肚子。而翘屁股则不妨说是顶胯的结果,因为胯向前顶了,屁股自然就会后翘;不是说刻意翘屁股能导致顶胯。而屈膝,这个大家都做到了,只要穿在那种雪鞋里,我想也没法不屈膝。她的体态我分析基本就是这样。



女孩子一般小时候父母都会注意调教好的站姿,肩膀要打开再走路,不能驼背,不能含胸,男士注意这个的就少点儿,特别是个子较高的男士,平时就低头驼背的太多了,滑雪的时候再看看板子,几乎没可能不含胸。这种情况有意识的打开肩膀,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1-5-3 07:50
恩, 这个不错, 学习了。 谢谢分享!
作者: JamesBond    时间: 2011-7-12 17:10
这个要顶一下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www.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