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求把脉 [打印本页]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29 00:49
标题: 求把脉
本帖最后由 westvest 于 2015-11-29 21:39 编辑

[youtube]1WVWtJqrGSQ&t=13s[/youtube]

作者: norman    时间: 2015-11-29 09:19
放些影片給你看看,不知有沒有幫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KOi_FYrHq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zN9sxzX24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IFDZVFYfJ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4_HZfGTunw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5-11-29 16:33
好多人啊,哪个脉呢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5-11-29 16:47
所有人都没滑圆:-)
先把TURN转COMPLETE了再说,
虽然道宽,雪好,无人,也不能这么放纵啊。。。。哈哈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29 20:44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5-11-29 16:33
好多人啊,哪个脉呢

说的对,偷懒了,直接把视频发过来了。等会重新搞搞。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29 20:54
本帖最后由 westvest 于 2015-11-29 21:21 编辑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1-29 16:47
所有人都没滑圆:-)
先把TURN转COMPLETE了再说,
虽然道宽,雪好,无人,也不能这么放纵啊。。。。哈哈 ...


确实是,所有人都在冲。没有人认真把turn做完全了。
不过,有个客观原因是,这个道比较平,如果每个turn都做完全了,速度可能会太低了。

我想请教关于后座的问题。感觉男孩的问题最严重。小女孩有明显后坐。
忘了说,视频中是我朋友,他俩儿子和我俩女儿。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29 21:18
本帖最后由 westvest 于 2015-11-29 21:43 编辑
norman 发表于 2015-11-29 09:19
放些影片給你看看,不知有沒有幫助。


嗯,以前看过这些视频,刚才又看了一次。
感受最大的是,每次自己滑出来的和头脑中想象的差距太大。
下面这个是上个雪季快结束的时候的:
[youtube]hyGO7_vZJNc[/youtube]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29 22:42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5-11-29 16:33
好多人啊,哪个脉呢

找到了一个去年的,随便trim了一下,先凑合凑合哈:
[youtube]3SXG6tjjJXQ[/youtube]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1-30 19:28
既然大侠认真求把我就不装nice guy了,本来就不是,奈何。

最新这个视频比较清楚,证实了我看上面那个视频的怀疑。概括来说,在skiing和gliding之间,是隔着一条fine line的。大侠这个视频上的表现,好像靠近gliding的多,skiing少。

我最近常想skiing之翻译为滑雪,真是误导,这真不是滑,而是刮。那么好的skiing,从哪里开始刮,刮到哪里结束,非常重要。则请看下面这个截图:



看图中红箭头所指,雪上留下的轨迹,对比看这个示意图:



可以看出大侠这个视频上的表现,是几乎到了fall line底下,才真正刮上的。而理想的部位,应该是fall line上面。

那么大侠的多数弯,都有这个问题,即弯的头半截几本是gliding过去的,出溜,到了fall line底下,板刃才见压力,基本是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被动刮上的。

这个在绿道缓坡上没所谓,最新这个视频,看上去较陡的坡,大侠就明显失掉控速了。

为何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用csia的方法来说,基本三条,头一条就有问题,就是比皮大侠说的centre不好:



这个真的是waaaaaay too back sit了。

centre不好,就不可能有active的leg turning。没有active的leg turning,就不可能在合适的部位刮上,越到陡坡越难过。
作者: 常hold的住    时间: 2015-11-30 22:07
楼主应该是走刃冲坡党,反正偶是没看出有多少pivoting。群里党员众多,会好好批判你的。
走刃派是不太注重center, 而且点杖也是可有可无。楼主第一弯坡陡,点杖在板头,后面就开始虚点在板中, 重心焉能往前恢复。
其他姿态还好,入弯有反弓反拧, 转换算流畅的。练好pivoting, 过2级木问题吧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30 23:07
常hold的住 发表于 2015-11-30 22:07
楼主应该是走刃冲坡党,反正偶是没看出有多少pivoting。群里党员众多,会好好批判你的。
走刃派是不太注重c ...

多谢常大侠的点拨。平时周围交流的人少。有些闭门造车的感觉,并没有刻意追随什么派别的。
点杖的问题现在是我一个困惑。去年滑雪,好几此肩膀脱臼。我最近的经常不用杖滑了。 感觉其实不快不知道该怎么用杖了。
记得当时的雪况是春雪的corn,感觉很难走刃,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大侠建议练pivoting,能不能在讲讲为什么要pivot, 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多谢了。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30 23:14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1-30 19:28
既然大侠认真求把我就不装nice guy了,本来就不是,奈何。

最新这个视频比较清楚,证实了我看上面那个视频 ...

请问,大侠提到的center,是指fore-aft balance吗?就是说后坐的问题?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30 23:19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1-30 19:28
既然大侠认真求把我就不装nice guy了,本来就不是,奈何。

最新这个视频比较清楚,证实了我看上面那个视频 ...

确实,很多时候是在扫雪,是不是根本问题还是后坐,导致板子前部压力不够,压力主要在后半部,结果就是,板子没法真正的切人雪中?
我之前有可以的增加tipping的角度,好像不是很有用,下次多试试努力多forward些。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1-30 23:28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1-30 19:28
既然大侠认真求把我就不装nice guy了,本来就不是,奈何。

最新这个视频比较清楚,证实了我看上面那个视频 ...

我第一次听说active的leg turning的说法,到现在我主要是(至少头脑中是)靠tipping,然后考ski的shape来turn的,没有可以去用leg turning.
能不能再讲细的为什么要leg turning. 好像我看到的说法turn最主要是ankle,次要是knee。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5-11-30 23:29
反拧太太太多了。。。这不是良性的上下身分离关系。

过多反拧会导致压力来得很晚,而且容易导致上身落后。直接结果是陡坡上速度失控被板子带着跑。

应该在上身稳定的基础上,靠下身发力驱转雪板。陡坡上可以通过重心的上下移动(膝踝髋关节的伸展压缩)辅助控制压力,从而发力控制雪板轨迹更容易。
[youtube]k14x9DuZU4Q[/youtube]

需要练得是下身发力产生转向的能力。陡坡上来看,当前的转弯发力靠的是反拧+用刃,腿部带动的轴转非常之少。轴转是整个腿部带动雪板,以板中部甜点为轴,独立于上身的转动动作。练好这个技能不仅可以让楼主在同样的情况下大大提升对板子的操控能力,也可反过来使姿态更稳定有力。

推荐练习有二,混合练习:
1) 缓些的雪道上,例如浅蓝道上平行中弯,整个过程中连续快速小跳。 做得多了以后可以逐渐加快转弯的速度。 这个是为了修正姿态,打开关节,让身体有弹性更灵活。
2)Javelin Turn,标枪弯。 同样是在蓝道级别上,一开始是中弯,逐渐可以过渡到javelin中小弯。 重点在于体会对外板的控制,主动转动外板时对外板创造的压力。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5-11-30 23:33
本帖最后由 firehwak2018 于 2015-11-30 23:44 编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40oGq46h3Y
[youtube]sEmefpvHHUg[/youtube]
前段时间为国内雪友做得轴转科普视频,这里推广一下。楼主的情况也会很有帮助。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1 00:44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5-11-30 23:29
反拧太太太多了。。。这不是良性的上下身分离关系。

过多反拧会导致压力来得很晚,而且容易导致上身落后。 ...

谢谢火鸟!
我有些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说counter太多了?
另外,我不太理解你的重心上下的说法。我目前的理解是CoM应该尽量smooth,而不是上下起伏。(这和我的滑蘑菇的思路是一样的)

对,你推荐的俩个练习很好。第一个,就是Spiess turn吧。好久打算要练的,一直太懒了。:-(
第二个,有练,可以总做不好,现在想想可能还是后座的问题,不能complete the turn。下次去,一定好好练。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5-12-1 01:48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1 00:44
谢谢火鸟!
我有些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说counter太多了?
另外,我不太理解你的重心上下的说法。我目前的 ...

counter太多是因为楼主转弯的动作基本是:把身子指向新外板(反拧),脚踝立刃,身体内倒。 故意的反拧是不必要的,弊大于利,下身带转上身自然跟住就好。

form is determined by function. 重心的上下起伏该有还是要有,我们不要pop-up, 但是重心的上下动对板压是有明显效果的。function在这个陡坡上就是把弯转好控制速度,重心的上下移动可以作为一种策略帮助做到这一点。换弯是胯向上向前的引身动作是一种很好地fore-aft动作,在重心落后转不过弯时,以安全得function为第一位,技术理想为第二位。

不是speiss turn, 是画圆的整个弧中连续小跳。
javelin 根本原因是没有腿部发力转板,重心过于落后可能会导致不好转,板子自己往前冲失控的情况。 但是注意转腿和姿态是相辅相成的,姿态居中转腿会更有效,转腿做出来了重心会自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09:49
诲人不倦哪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5-12-1 12:15
cat 发表于 2015-12-1 09:49
诲人不倦哪

你看,都没人理你,我回复一个吧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12:28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5-12-1 12:15
你看,都没人理你,我回复一个吧

谢谢比狗可爱瓜,你最好了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1 12:38
很多事情仅靠网上说是很难体会到的,我反正不行。所以建议楼主大侠报个课,找人当面说几次就明白了。有个印象是楼主是美国的?也许记错了。其实美国加拿大应该是一样的,纠正的话都会从stance和turning legs下手吧。那么这两个也是最基本的。我们业余滑雪的,这两样作好就有八成的样子。反之就是自己琢磨,看文字看视频,很难得要领。这个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这样,你focus的点不对,而且很容易好高骛远,往高大上的点上去琢磨,把身体扭成各种高大上,板的运行却还是初学者水平。反之我也见过很多高milage滑雪者,大概从不关注技术,滑的各种不对,甚至一辈子上下一起转,板的运行及其效率却并不差。但看他在雪上留下的轨迹呢,跟jf Beaulieu也没啥区别。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12:45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1-29 16:47
所有人都没滑圆:-)
先把TURN转COMPLETE了再说,
虽然道宽,雪好,无人,也不能这么放纵啊。。。。哈哈 ...

人楼主最后视频里这坡,放你们东部那旮瘩至少黑道级别吧,还春雪,还有包。求大侠上个这种坡上滑得圆又center、跨擦跨擦转腿贼带劲的录像先!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12:55
求学霸给出图中两圆弧解析方程式并进行高阶求导导出两者在高速状态下量子空间里的异同


作者: b-p    时间: 2015-12-1 14:01
cat 发表于 2015-12-1 12:55
求学霸给出图中两圆弧解析方程式并进行高阶求导导出两者在高速状态下量子空间里的异同

...

一个是有控制的由浅入深再浅的渐变,一个是没有控制的犁出一道沟的无奈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14:52
b-p 发表于 2015-12-1 14:01
一个是有控制的由浅入深再浅的渐变,一个是没有控制的犁出一道沟的无奈 ...


一个圆,大侠看到的是无奈,我看到的却是寂寞,你们呢
作者: luda    时间: 2015-12-1 15:09
哎呀,一整年没聊滑雪,都忘了咋滑了。。。

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大侠好高的有木有,长的肯定也白,威猛帅气。。。

第二,大侠的重心好像,似乎,可能,也许有点靠后,过了transition重心还没压住,所以到最后一两个弯有失控的嫌疑。

第三,大侠入新弯的时候要出胯,至于咋出,我原来觉得我明白,不过后来又让他们忽悠糊涂了,今年我再多体会体会,回头告诉你。

第四,大侠脚底下的功夫还是有的,看得出来也是苦练了好多年,多交流,多被他们反复忽悠几次,用心思考体会,大侠勇猛精进指日可待哇。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5-12-1 15:53
cat 发表于 2015-12-1 12:45
人楼主最后视频里这坡,放你们东部那旮瘩至少黑道级别吧,还春雪,还有包。求大侠上个这种坡上滑得圆又ce ...

我45度双黑道 ,随便整. 你又不是没见过. 瞎嚼庆.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5-12-1 17:23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2-1 15:53
我45度双黑道 ,随便整. 你又不是没见过. 瞎嚼庆.

你认识阿猫啊

求引荐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1 19:05
cat 发表于 2015-12-1 14:52
一个圆,大侠看到的是无奈,我看到的却是寂寞,你们呢

猫大,你这是求解还是要attention啊,人说正经的你耍花枪?你想要attention是吧,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5-12-1 20:19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5-12-1 20:25 编辑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1-30 23:19
确实,很多时候是在扫雪,是不是根本问题还是后坐,导致板子前部压力不够,压力主要在后半部,结果就是, ...


懒惰的内脚是主因.

Tipping不到位, 内脚要多往后收, 往上提.
CA是用来抵消Tipping的负面效果的, 不能太多, 以致超过Tipping提供的最大空间.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5-12-1 20:24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1-30 23:28
我第一次听说active的leg turning的说法,到现在我主要是(至少头脑中是)靠tipping,然后考ski的shape来 ...

测试测试测试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1 20:49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2-1 12:38
很多事情仅靠网上说是很难体会到的,我反正不行。所以建议楼主大侠报个课,找人当面说几次就明白了。有个印 ...

对我是在美国。一直没有机会去上课,(因为有小朋友,她们不喜欢去上课,我又不放心她妈妈带,毕竟雪道上乱冲的人太多了)。
到现在的问题是,看网上论坛,比如epicski上各个教练吵来吵去,观点也不一致,所以,也担心乱找了教练还不如不找。
今年是我认真滑雪的第4季了,(之前每年滑一两次那种)。自己感觉还有提高的空间。
另外,这个视频,大家都提到有失控了,在冲坡。其实,我当时并没有要刻意滑成什么样子,当时的心态确实是想滑快点,并不是控制不住而快的。

我反复又看了视频,可以肯定的是,确确实实很多时候是后坐了,虽然可以容易的recovery,但毕竟这导致了扫雪的成分比较大。

关于,steering,我目前的体会是WC mogul的滑法,其实有很大的steering的成分。在groomer道上,我是刻意不去steering的。或者说,我现在是刻意的减少用腿发力来转弯的。

很感谢,大家的各种建议和意见。真心希望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有机会滑雪切磋。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1 20:55
b-p 发表于 2015-12-1 14:01
一个是有控制的由浅入深再浅的渐变,一个是没有控制的犁出一道沟的无奈 ...

大侠说的不错,这个弯转的其实很无耐,当时的感觉没法走刃,只能无奈的扫过去。现在想想,pressure的地方有问题。一定努力改正。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1 21:11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2-1 15:53
我45度双黑道 ,随便整. 你又不是没见过. 瞎嚼庆.

我很喜欢加拿大的那个mogul录像了。印象最深的是强调在flat上的联系。真正的高手都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Alex说最好的pole plant是在back of moguls. 我留意看了,其他几个加拿大的国手们实际并不是他说的pole plant方法。
我自己的体会是,很多滑雪的技术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掌握。我一直比较喜欢,学习的过程,可能这意味这要走更多的弯路,浪费更多的时间。反正,我不是要去参加竞技比赛,必须在一定年纪之前完成,可以慢慢来。我的目标是,现在练好技术,以后,争取滑到7,80岁。
我一直和朋友说,不要在意滑的是蓝道还是黑道。而是在意,如何滑下来的。每次有人问我滑什么道,我都搪塞的说,乱滑的。

作者: norman    时间: 2015-12-1 21:47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1-29 21:18
嗯,以前看过这些视频,刚才又看了一次。
感受最大的是,每次自己滑出来的和头脑中想象的差距太大。
下面 ...

這是很正常的,多拍、多看、多嚐試,有心想要進步就會進步了。

另外,其他人說的控制,跟你以為他們說的控制,這兩種意思是不一樣的。

控制的目的不在於速度上,而是在動作上,動作正確時,就算你用你影片中的方式滑,動作還是看得出來正確的。我貼一段片給你看,看0:17~0:19這一小段就好了,感受一下看他的背影衝下山的感覺,這種速度不一定要在陡坡才滑得出來,就是在綠線上滑出一樣的動作跟速度感來也是沒問題的。這個影片是值得學習的,我貼的那幾段,如果有心的話,先照著上面練習,別小看那些練習,那是真正的基礎動作。看一遍記不起來就多看幾遍,要是不想記的話,就下戴到自己的手機上,有機會上雪場就把手機拿出來看他的練習動作,然後儘量模仿照著他的動作去做練習動作,我相信會能讓你更認識所謂的「控制」是怎樣的一個感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1rmHm6IPPw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1 22:06
norman 发表于 2015-12-1 21:47
這是很正常的,多拍、多看、多嚐試,有心想要進步就會進步了。

另外,其他人說的控制,跟你以為他們說的 ...

谢谢码这么多字。说的非常中肯!
对,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都有大量的汗水。
这个系列的video,看过很多边了。看来要真正转化成自己的技术,还需要不停的反复,才能成为second nature。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1 22:09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2-1 19:05
猫大,你这是求解还是要attention啊,人说正经的你耍花枪?你想要attention是吧,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 ...

take it easy, man, 这都啥年月了,土豆都当总理了,哈伯都卖裸照了,北京雾霾都破千了,扎克伯格都快成穷光蛋了,你咋还这较真呢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2 00:31
本帖最后由 westvest 于 2015-12-2 00:38 编辑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1-30 19:28
既然大侠认真求把我就不装nice guy了,本来就不是,奈何。

最新这个视频比较清楚,证实了我看上面那个视频 ...



其实,我对后坐的问题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

不知道,大家对下面的图中的skier是否是backseat有什么看法?

先不说,skier是谁了,免得大家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UNSET].png (786.17 KB, 下载次数: 16)

[UNSET].png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5-12-2 10:44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2 00:31
其实,我对后坐的问题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

不知道,大家对下面的图 ...

这个问题太难了,连猫猫都不敢回答,大侠可以换一个简单的吗?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5-12-2 10:46
我瞎猜一下哈,没后座,拉起板头只是一个瞬间,结果只是为了板尖先落地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2 12:37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2 00:31
其实,我对后坐的问题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

不知道,大家对下面的图 ...

既然各路人马都出现了,楼主这个就算本季的开吹帖了,多玩一把,说重了楼主莫怪,反正是吹哈。

那么就这个抓图说,百分百后坐了。那么管他是谁,ted天王还是Marcel陛下,这都不应该是有用意的后坐,要么这个瞬间是失控的,要么上个阶段失控,不得不应急。总之后坐一定不对,无论什么场合,racing还是recreation,or弯型,大弯还是小弯,or地域,groomer还是模蘑菇crude 。

and no,这个也不是aft balance,没有任何excuse哈,第一就是后坐,第二就是错的。

天王咋了,没法看的时候满大街。摔倒就不说了,就是拿了冠军,仔细看,一堆八字,照样不是好的skiing。去年我还发过一堆Marcel的抓图,全是stem。难道说Marcel天王有stem,我们就能说stem不是问题?no,we can not。把任何一个天王从赛道旗门上请下来,跟我们一起滑着玩,你能看到stem or后坐才怪。

他们那个级别的比赛,是把技术能力考验到extreme,根本不能拿到我们这种语境下说事哈。

Epicski那个,他们多数人的水平,就算最不着调的鼓吹什么waist steering那个,他们讨论的玩意,对我们都是高大上哈。他们意见再怎么分歧,对付我们这个水平的,意见都会高度一致,因为我们面对的还都是最基本的问题哈。所以楼主大侠说那个忧虑,在我看来也是excuse,根本不成立。

鄙人是本坛著名大炮,说话最好得罪人,楼主大侠看到觉得不爽的地方,我先赔罪了。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2 12:41
cat 发表于 2015-12-1 22:09
take it easy, man, 这都啥年月了,土豆都当总理了,哈伯都卖裸照了,北京雾霾都破千了,扎克伯格都快成 ...

这拐弯抹角个啥啊,四个字我要,两个字人家要嘛,不就完了。

真是。
作者: b-p    时间: 2015-12-2 13:22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1 20:55
大侠说的不错,这个弯转的其实很无耐,当时的感觉没法走刃,只能无奈的扫过去。现在想想,pressure的地方 ...

当然你的这段,还是有控制的,不过是被动控制而已,我们一般所说是指主动控制。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2 14:03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5-12-2 10:44
这个问题太难了,连猫猫都不敢回答,大侠可以换一个简单的吗?

你谁呀,就把我给代表了,我同意了么

这个当然没后座了,上身和小腿平行,完美的home base position,屁股向后走那是因为小腿被鞋舌头挡住了,人家腿和core都是在用劲的,哪像咱那么松松垮垮的,小腿肚后面都靠在鞋上了

再说了,人是游离在可控后座和失控之间以争取最大速度好拿冠军,你这么玩等着摔屁股蹲吧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2 15:44
本帖最后由 westvest 于 2015-12-2 15:56 编辑
cat 发表于 2015-12-2 14:03
你谁呀,就把我给代表了,我同意了么

这个当然没后座了,上身和小腿平行,完美的home base position,屁 ...


这个抓图,是我在0。25倍速看的时候,无意中抓到的。如果是正常看视频,非常难注意到。
我觉得猫大侠说的有道理,看后不后坐,不能孤立看一帧的图,要看前后的运动情况。
我反复看了这个视频,没有觉得天王有非常明显的out of balance, 也不觉得的他是有重大失误的时候发生的特定姿态。

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skier在失去平衡时的recover能力其实比一直stay balance的能力更体现水平。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水平再高的高手,也难免有out of balance,失误的时候。

说起EPICKSKI,前两天,一堆人在讨论shiffrin的一个run,是不是out of balance, 也是有明显的两派声音。
我们碰到的问题,好多是最基本的没有错,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对基本动作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

前几年在mammoth滑雪认识了一位70岁左右的老先生,那时我刚刚起步。
我向他请教,他说,他通常不主动给别人提建议,除非别人问他。而且,他把他知道的不同体系都讲出来,个家理念的差异,共同点都讲出来。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2 15:58
b-p 发表于 2015-12-2 13:22
当然你的这段,还是有控制的,不过是被动控制而已,我们一般所说是指主动控制。 ...


是的,有点像offensive ski和defensive ski的区别。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2 16:03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2-2 12:37
既然各路人马都出现了,楼主这个就算本季的开吹帖了,多玩一把,说重了楼主莫怪,反正是吹哈。

那么就这 ...

谢谢你参与讨论。本来就是针对滑雪的不同认识,理解的交流嘛,又不是人身攻击。
平常很难听到,比较客观的评论的。周围的人,目标不一样。难得碰到水平相似的,又有心钻研的人。
作者: b-p    时间: 2015-12-2 18:43
本帖最后由 b-p 于 2015-12-2 18:54 编辑





又仔细看了下,楼主在弯和弯之间的转换区间,两腿间距几乎处于最大值,这个严重影响重心转换,结果就是在建平台的阶段,还在转重心,所有的事情都慢一拍,冲坡就是必然了,至于从哪儿改起,不同教练可能有不同选择,自己多琢磨吧。

从猫的图片看看区别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2 19:04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2 16:03
谢谢你参与讨论。本来就是针对滑雪的不同认识,理解的交流嘛,又不是人身攻击。
平常很难听到,比较客观 ...

没有呀,我说查爷不是人身攻击,我当然不会生气的。
本来吗,我又不是来找“夸讲”的。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2 19:50
b-p 发表于 2015-12-2 18:43
又仔细看了下,楼主在弯和弯之间的转换区间,两腿间距几乎处于最大值,这个严重影响重心转换,结果就是 ...

鼓掌,说的好!

楼主前两个右腿弯相当漂亮,足以笑傲群雄独孤求败,所以我才看出了寂寞,老查真不识货,哎

要说问题,那就是不怕大侠上面说的,建平台晚了半拍,接下来一切也都晚了半拍,轨迹的上下对称性也就稍稍差了点

至于为什么晚,很简单,火候未到呗,按本地大侠们的把脉方针,需要guided milage,就是说你得先花个八年十年的把全世界的大山都滑个遍,去哪还都得找个女导游陪着,guided么,等milage攒得差不多了,就散功重练,回到baby slope上画八字,等八字画的跟牛哥一样好了,在整中平,夸嚓夸嚓地转腿,按此次序,以楼主身段看,二十年小成,三十年大成,指日可待!
作者: 常hold的住    时间: 2015-12-2 19:51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2 15:44
这个抓图,是我在0。25倍速看的时候,无意中抓到的。如果是正常看视频,非常难注意到。
我觉得猫大侠说的 ...

重点是啥? 天王瞬间的动作不能说是常态。要是每个弯中都有这个动作,那就证明是打破常规的秘笈。
centering 总比 backseat  要好。常人没有竞技选手的能力, 还是centering 安全些。
作者: 常hold的住    时间: 2015-12-2 19:58
b-p 发表于 2015-12-2 18:43
又仔细看了下,楼主在弯和弯之间的转换区间,两腿间距几乎处于最大值,这个严重影响重心转换,结果就是 ...

猫侠说了楼主滑的黑道级别,还春雪,还有包。 B-P大侠的要求太高了。

走刃派的板距要比猫跳派要宽, 陡坡转换是要难处理些。要是按你的要求,就是3,4级的标准了。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2 21:18
recover这个算一个能力,不是一个技术构件。滑雪作为一项技术活,跟别的没两样,首要的是把技术要求满足了,在技术上尽力达到正确或合理。尽全力了而仍然出问题,这才谈得到recover,就是一般所说应急措施,应变能力,这些东西。所以高手racer什么的是可以谈recover的,我们基本技术都不过关,真没谈那个的必要。技术不过关,全靠应变能力去补救,这是蒙哈。
作者: norman    时间: 2015-12-2 22:10
westvest 发表于 2015-12-2 00:31
其实,我对后坐的问题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

不知道,大家对下面的图 ...

我的想法很簡單,後坐是做不出足夠流暢的動能,所以從動能流不流暢的角度來看,應該能理解才對。
作者: luda    时间: 2015-12-3 15:05
事实上,仅仅通过一幅静态画面来分析是否后坐,显然是胶柱鼓瑟,据此而来的分析,也是盲人摸象了。。。

是不是臀尖超过后脚跟就叫后坐了?(这样的)后坐是不是肯定就错了?我看未必。

CSIA 讲究的是 Centred and Mobile,不后坐未必就center,后坐也未必就不center,重要的是,保持动,态,的,平衡。。。怎么保持?大家下次见到瓜哥可以当面请教一下。。。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5-12-3 18:06
1) RACER 为啥要RECOVER
2) 楼主为啥平抬晚.

都是后坐惹的祸.
好好的CENTRE , RACER 才不用RECOVER . 你让他跟我们一起滑, 慢速,面条雪, 中弯, 他肯定不后坐.
你非得让他去冲坡, 还冰板, 还捣乱插一溜儿棋门,还得时速100多....肯定会OUT OF BALANCE, 那就得往回拉RECOVER 了.

关于后坐和CENTRE, 其实COVER 99%. 大多数人问题是后坐, TOO FAR  FORWARD 的, 有, 属于骨硌惊奇的. 哈哈.
老牛我就算一个.......P.....哈哈. 只是坡缓慢速,上了双黑MOGUL 照样后坐的厉害.
CSIA 现在突出CENTRE , 是看到很多人矫枉过正了, 当然了, 矫枉都是在缓坡,面条雪上.
你说你矫枉好了, 进双黑MOGUL 去溜一圈, 照样原形毕露.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3 21:04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2-3 18:06
1) RACER 为啥要RECOVER
2) 楼主为啥平抬晚.

一看牛哥就是骨骼惊奇,从来没有后座过

为啥,因为后座过的人都会知道,一后座那板子就跟火箭一样,贼拉的快,所以racer从来都不是center,而是故意后座加速,至于后座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他拉回来的能力有多强,越牛叉的就越敢于后座,也就越快,这就叫游离于可控和失控之间

至于上陡坡后座,其实还真不是仅仅心理因素,很简单,陡坡板子跑得更快,拉住它需要更大力气,没有那样的力气自然后座了

还有大部分人雪季初都会后座,为啥,因为一整个夏天没拉过板,忘了这茬了呗

滑雪动作,看似很自然,而且滑得越好的人看起来越轻松自然,岂不知事实上恰恰相反,绝大部分动作和用力方式都是日常生活中极少用到的,比如拉住板子不让它往前跑,平时就肯定用不到

所以,滑雪就是最坑爹的运动,最具有迷惑性的运动,最容易出理论大师的运动,也是最让你觉得“特么看别人滑怎么这么简单,可换了我咋就死活做不到呢?”的运动

不信,你看人体操举重UFC冠军玩绝对不会想着这很简单我特么也行吧,可看着Mikaela滑小回转说不定就会YY一下这看起来也没那么难我也就是怕速度不然也能滑成这样。这就是滑雪的迷惑性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3 21:58
cat 发表于 2015-12-3 21:04
一看牛哥就是骨骼惊奇,从来没有后座过

为啥,因为后座过的人都会知道,一后座那板子就跟火箭一样,贼拉 ...

晚上二锅头了吧猫大。瞎说虾米啊。收回收回!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5-12-3 22:00
cat 发表于 2015-12-3 22:04
一看牛哥就是骨骼惊奇,从来没有后座过

为啥,因为后座过的人都会知道,一后座那板子就跟火箭一样,贼拉 ...

"也是最让你觉得“特么看别人滑怎么这么简单,可换了我咋就死活做不到呢?”的运动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3 22:11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2-3 21:58
晚上二锅头了吧猫大。瞎说虾米啊。收回收回!

你这宇宙第一强国的酒都特么是勾兑的,还有他们宇宙第二强国的酒都特么是转基因玉米酿造的,你说可咋整,所以我现在也就整点没落的曾经宇宙第一强国的single malt,还贼贵,多了整不起,这就是人生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3 22:46
cat 发表于 2015-12-3 22:11
你这宇宙第一强国的酒都特么是勾兑的,还有他们宇宙第二强国的酒都特么是转基因玉米酿造的,你说可咋整, ...

你再勾兑酿造你也不能凭酒劲瞎说啊。后坐是贼快,滚破嘛,坡顶坡底两点一线,当然快了。问题是那样算数嘛。不行猫大你努努力,摆jluo大侠那对183的女fis板买来套上,往后坐坐试试。你也不必什么黑道泼水,速度超过20公里就行,你尽管往那比钢管还硬的尾板上坐过去。完了看看究竟怎么个加速法。你以为是你那对懈了叭唧的all mountain板啊。racing板仿racing板高级piste板unforgiven是啥意思?racing里面多少高手摔得滚车轱辘,连挂几个旗门都挡不住啊。还后坐加速。你见哪个racer滑的时候身体是直的哇。别说后坐了,csia还是狗屁sia的centre都不管用。都要把下巴颏压到靴子上了都。还后坐加速!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3 23:01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5-12-3 22:46
你再勾兑酿造你也不能凭酒劲瞎说啊。后坐是贼快,滚破嘛,坡顶坡底两点一线,当然快了。问题是那样算数嘛 ...

靠,你咋知道我滑all mountain啊?!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5-12-4 00:58
猫猫别老在这里扯犊子,先整点儿白粉儿过来先!没粉来点儿白面儿也行!
貌似20号都开不了山,你要给我联系的饭局呢?不说来了本周出来吃吗,这都周四了后半夜了都
作者: wowmac    时间: 2015-12-4 01:33
LZ不要担心教练水平问题,有资金的话,尽量参加课程,不超过4人的小班比较合适,除非有特别重点希望学习的,请Private。大雪场,面对学员(Level 7,或更高)的教练的水平都很够。
等雪场雪道开了80%以上,再请教练,至少有比较多的选择去单黑或者双黑,蓝道上人也不多了。

如果自己先滑着,可以尝试这个练习:
先滑宽阔的蓝道,逐渐升级到机压黑道,然后是单黑蘑菇。一定要向后先看看,不要有别人会跟上来,确保安全:
3个大弯后,速度起来了,接3个小弯,接1个大弯,接3个小弯,再接1个大弯,如此循环,直到滑到接近缆车站100米到200米处。
不要担忧实际速度是快是慢,全部注意力放在每个弯儿的括号位置上(图中小圆点),根据雪道实际地形,灵活调整弯的半径,总体上,大+小小小+大+小小小,即可。如果,需要增加一个大弯,就临时增加一个,没所谓的。

效果上,各个弯型一致,当然最理想。自己滑的时候,重点是体重放在外脚上(全程轻抬内板都可以,如果愿意的话),腿部的力量不是“发”力,而是支撑雪板传递的来自雪面的反作用力。觉得最吃劲儿的地方在图中小圆点的位置。

如果半趟下来,觉得大腿肌肉疲劳,那你就注意前压鞋舌(注意别蹲,是屁股向上所有部分全向前)。把小弯的半径略略放大一些,与大弯的半径保持明显区别即可。当然,每个弯都以走圆了为准,要非常耐心地滑圆了它们。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4 08:16
bullpower 发表于 2015-12-4 00:58
猫猫别老在这里扯犊子,先整点儿白粉儿过来先!没粉来点儿白面儿也行!
貌似20号都开不了山,你要给我联系 ...

没雪才扯犊子呢,有雪谁还跟你扯啊

“当然,每个弯都以走圆了为准,要非常耐心地滑圆了它们。”

你说要真能上下嘴唇一碰就滑圆了该多好!
作者: lulu    时间: 2015-12-4 11:48
wowmac 发表于 2015-12-4 01:33
LZ不要担心教练水平问题,有资金的话,尽量参加课程,不超过4人的小班比较合适,除非有特别重点希望学习的 ...

大神,写的游记给贴出来或者给点链接?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4 12:21
wowmac 发表于 2015-12-4 01:33
LZ不要担心教练水平问题,有资金的话,尽量参加课程,不超过4人的小班比较合适,除非有特别重点希望学习的 ...

高人!的确是没有发力这回事,是resist。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5-12-4 12:22
cat 发表于 2015-12-3 23:01
靠,你咋知道我滑all mountain啊?!

你后坐加速嘛!除了那些cheap的forgive死了的全山板,还有哪个允许你后坐加速啊。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5-12-4 19:42
cat 发表于 2015-12-3 23:11
你这宇宙第一强国的酒都特么是勾兑的,还有他们宇宙第二强国的酒都特么是转基因玉米酿造的,你说可咋整, ...

没想到最近才出来的威士忌排名竟然被那啥拿了第一, 听说很快就卖断货了。
作者: cat    时间: 2015-12-4 20:10
luvski 发表于 2015-12-4 19:42
没想到最近才出来的威士忌排名竟然被那啥拿了第一, 听说很快就卖断货了。  ...

排名神马的,浮云了。scotch之于北美whiskey,就好像Adele之于Taylor Swift一样,没法相提并论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4 20:43
wowmac 发表于 2015-12-4 01:33
LZ不要担心教练水平问题,有资金的话,尽量参加课程,不超过4人的小班比较合适,除非有特别重点希望学习的 ...

多谢了。明天接着练:-)
作者: westvest    时间: 2015-12-4 21:00
b-p 发表于 2015-12-1 14:01
一个是有控制的由浅入深再浅的渐变,一个是没有控制的犁出一道沟的无奈 ...

昨晚下了新雪,今天请假一个人跑来了。一大早没忍住冲了泡泡。下午,才算耐下心来,找了条没人的道开始联系。谢谢大家提的建议。今天,主练了javlin turn. 发现,一起做不好的重要原因就是后坐。今天,拼命的压鞋舌,感觉马上不一样了。感觉练完之后,turn的时候很自然的balance就到了外脚上。回头看track,似乎扫雪的成分小了不少,弧线也比较均匀。明天继续努力联系。
作者: lulu    时间: 2015-12-7 11:25
wowmac 发表于 2015-12-4 01:33
LZ不要担心教练水平问题,有资金的话,尽量参加课程,不超过4人的小班比较合适,除非有特别重点希望学习的 ...

知道您全能,就从滑雪滴开始吧?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www.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